[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0723.1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0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8 | 分类号: | B23D19/08;H01M4/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极片分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分切机。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由于电池极片的面积很大,为了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池极片的要求,需要对极片进行分切。目前对电池极片的分切一般有激光分切法和双刀分切法,由于激光分切法的成本非常高,而且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有害尘埃;因此目前多采用双刀法进行分切,图1和图2即为现有的双刀分切法的上下刀啮合的状态,分切刀的刀片为圆片状并具有一定的刃口角度,通过配合的上刀片和下刀片进行切割,由于圆片分切刀分切质量相对较好,效率也较高,因而在生产上的应用比较广泛。
然而,双刀分切法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双刀法要求刀片配合精度高,当刀片出现几微米左右的偏差时,电池极片在分切过程中就容易在切割边缘产生毛刺和粉尘,当极片毛刺超过一定大小时,在电芯内部会刺穿隔膜,致使电池正、负极发生短路,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上下刀啮合后刃口对极片边缘挤压变形较大,导致粉体与基体分离,在收卷与展开后受挤压的边缘变得容易掉粉尘,露出基体箔材,在电池制成后导致短路几率增加,不合格品数量增多。因此,采用双刀法分切对刀具的制作、安装以及生产过程的监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合适的极片分切机,其能有效的控制极片分切时产生毛刺和粉尘,确保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分切机,有效解决现有分切机在极片分切过程中易产生粉尘和边缘毛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极片分切机,包括放卷机构,用于放卷所述极片;收卷机构,用于收卷分切好的所述极片;分切机构,其包括第一张紧机构、第二张紧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张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张紧机构之间的切刀机构,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切刀轴和切刀片,所述切刀片套设于所述切刀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待分切极片通过放卷机构传送至第一张紧机构进行张力分段,当极片经过切刀轴时,受第一张紧机构和第二张紧机构的张力作用,由切刀片直接分条,由于是单刀分切,因而不存在因上下刀吻合精度低而产生极片毛刺和粉尘问题,分切好的极片经过第二张紧机构后,通过收卷机构分为两路进行收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刀机构还包括刀座轴,所述刀座轴与所述切刀轴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刀座轴设置有容纳所述切刀片的切刀间隙。刀座轴起到一个支撑座的作用,能够固定极片并避免极片移位,当带有一定张力的极片经过切刀轴及刀座轴时,此时由于刀座轴上设有与切刀片相匹配的切刀间隙,因此分切极片时切刀片并不会接触刀座轴,有效避免损坏切刀片,因而该方案同样能够保证分切后的极片不会产生毛刺。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刀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切刀片的厚度。这样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刀座轴损坏切刀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刀片的厚度从远离所述切刀轴的轴心方向上逐渐减小。这样设置可有效增加切刀片的锋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切刀间隙的宽度从远离所述刀座轴的轴心方向上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机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用于拼接所述极片的拼接机构,所述拼接机构设置于所述放卷机构与所述分切机构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张紧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压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张紧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压辊、张力调节辊和定位辊,所述张力调节辊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定位辊之间。其中,张力调节辊用于调节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极片张力,保持区域张力值稳定。当极片张力偏小时,张力调节辊向上运动,增加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极片张力;当极片张力偏大时,张力调节辊向下运动,减小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极片张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压辊的线速度和所述第二压辊的线速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放卷辊和若干放卷导向辊,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所述第一收卷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收卷导向辊,所述第二收卷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收卷导向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0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