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母传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2387.4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3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蔺志元;邵猛;任通;张敬宇;刘春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38 | 分类号: | B21J15/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276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传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料装置,特别是用于铆接螺母工装的螺母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不断增加的产品需求,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创新也必须紧随汽车产品的发展步伐,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在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必须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用于汽车的一类产品件在制造生产线中需要铆接螺母,因此螺母的传送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人工传送螺母耗时费力,占用人工工时高,而采用机械传动机构需要保证传送位置的准确,传送螺母的准确度不好不仅会造成产品的报废,甚至会造成机构的损坏,并由此大大增加成产成本和延长生产周期。鉴于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运送螺母准确度高的螺母传送机构,对于提高铆接工序的生产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传送螺母准确的螺母传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螺母传送机构,包括水平气缸、竖直气缸和导料板,导料板设有竖直导槽和水平导槽,水平导槽出口与竖直导槽下部连通,竖直气缸竖直状态固定安装,竖直气缸杆连接竖直打料杆,竖直打料杆探入竖直导槽内,水平气缸水平状态固定安装,水平气缸杆连接水平打料杆,水平打料杆探入水平导槽内,竖直导槽的出口对应螺母铆接位。
上述螺母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一磁铁、第二磁铁自下而上固定在竖直导槽的旁侧,第一磁铁3的高低位置与水平导槽对应。
上述螺母传送机构,水平导槽的入口端连通送料槽,送料槽倾斜设置。
上述螺母传送机构,所述竖直导槽和水平导槽上覆盖盖板,盖板与导料板固定连接。
上述螺母传送机构,导料板和盖板为弱磁材料或无磁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铆接工序螺母准确传送问题而设计,所述机构通过磁铁、导料板、盖板的巧妙组合,下可实现对所传送螺母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定位,使传送的螺母的在气缸动力的作用下准确传送到位。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螺母传送的精确控制,节约了人力,明显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消除了因传送失误而造成设备故障的弊端,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方便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竖直气缸,2、竖直打料杆,3、第一磁铁,4、第二磁铁,5、竖直导槽,6、导料板,7、盖板,8、送料槽,9、水平气缸,10、水平打料杆,11、水平导槽,12、螺母,13、螺母铆接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气缸9、竖直气缸1和导料板6,导料板设有用于输送螺母的竖直导槽5和水平导槽11,水平导槽出口与竖直导槽的下部连通,竖直导槽上部的出口对应螺母铆接位13。水平导槽的入口处连通送料槽8,送料槽倾斜设置,螺母12由送料槽送入,依靠重力滑入水平导槽。竖直气缸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竖直气缸杆连接竖直打料杆2,竖直打料杆探入竖直导槽内。水平气缸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水平气缸杆连接水平打料杆10,水平打料杆探入水平导槽内。在竖直导槽的旁侧自下而上固定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4,第一磁铁3的高低位置与水平导槽对应。竖直导槽和水平导槽上覆盖盖板7,盖板与导料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向螺母铆接位传送螺母时,螺母由送料槽送入,依靠重力滑入水平导槽,首先水平气缸动作,水平气缸杆带动水平打料杆将水平导槽内的螺母向竖直导槽推送;位于水平导槽最左侧的螺母从水平导槽进入竖直导槽后由第一磁铁吸合,即第一磁铁将螺母精确定位在竖直导槽中,然后竖直气缸动作,竖直气缸杆带动竖直打料杆将螺母向上推送至第二磁铁处,竖直打料杆收回,此时第二磁铁吸附住螺母,防止螺母跟随竖直打料杆回程,有效的控制了螺母的传送节拍,最终将一个个螺母精确的送往铆接区进行工作。为防止磁性扩散,影响螺母传送效果,导料板和盖板需采用弱磁材料或无磁材料制成。
水平气缸和竖直的气缸的动作可采用电器元件自动控制,以提高所述机构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2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铆接机的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结构合理的敞开式温控器组装用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