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缝传热铜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3294.3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2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8 | 分类号: | F28F1/08;F28F2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缝 传热 铜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缝传热铜管。
背景技术
空调如今几乎是居民必备的一款家用电器。冷凝器是空调内的一个重要组件,由于铜的导热性能好,活跃度低,不会与管内的气液体发生化学反应,现有的空调内常采用铜管制成的光管或者内螺纹管用于热交换的。因为铜管的韧性高,硬度低容易变形,所以常在铜管外套设铝制的散热片,散热片与铜管的径向截面平行,为了方便铜管套设进散热片内,散热片的内孔尺寸略大于铜管外径。通过挤件让铜管胀管,从而使铜管外壁与散热片的内孔均匀且紧密贴合,保证冷凝器等散热功率较高。铜管制成的光管内部光滑,传热面积较小从而导致传热效率较低;内螺纹管的管内设有螺旋状的直齿或内齿,有些螺纹齿形的加工制造存在困难,虽然传热面积较大,但是在胀管过程中螺纹齿容易发生变形,而使传热效率降低,甚至有可能会增大传热热阻。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内螺纹传热管”,其公告号为CN100365370C,授权公告日2008年1月30日,公开了一种内螺纹传热管,其内表面上有螺旋齿,螺旋齿的横截面为Y字形,相邻的两齿之间有一开口空腔。齿的两侧壁的高度相等或不相等。相邻两齿间空腔的最大宽度大于空腔口的宽度。其不足之处在于:Y字形的齿叶会不利于同增加冷媒气液混合物在铜管内的流通阻力,铜管内部的气液流动均匀,扰动小,热交换能力弱,不利于铜管内外热传递;Y字形的齿叶在胀管过程中,易向下弯曲,不利于铜管膨胀贴合在散热片内,影响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热铜管内的螺纹对于冷凝介质的阻力大,胀管后传热效率会降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胀管后提供更大的传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的无缝传热铜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缝传热铜管,包括铜管本体,铜管本体内壁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齿形肋,齿形肋包括径向截面为矩形的齿肋基座和设在齿肋基座上方与齿肋基座一体的传热顶部;齿肋基座的两侧面通过圆弧状的过渡面连接在铜管内壁,部分齿形肋上的传热顶部的径向截面为矩形且一侧面与齿肋基座的侧面共面,矩形的传热顶部的另一侧面设有凹槽,从而形成齿肋A和齿肋C;部分齿形肋的传热顶部径向截面为直角梯形,与齿肋基座形成齿肋B。
由于受到螺旋状的齿形肋的导流作用,冷凝介质边旋转边进入铜管本体,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铜管表面靠近,可以使冷凝介质混合均匀,与铜管本体的接触密度大,方便与铜管完成热交换。齿肋的形状不同,可以为铜管本体内的冷凝介质提供不同的扰流速度,不同速度的冷凝介质相互追尾,从而使冷凝介质相互干扰融合而加强冷凝介质周向的扰动,进而增强铜管本体内壁与中间部位介质的紊流作用,促使不同部位介质之间快速实现热量均衡,提高铜管本体内不同部位的热交换速率。当铜管通过胀管工艺使铜管的外表面贴合散热片内孔时,挤件在进入时对齿形肋产生沿齿形肋的侧面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完成胀管,同时由于齿形肋受到了挤件的压力会产生变形。胀管时,齿肋A和齿肋C的传热顶部由于具有凹槽的存在,凹槽对应的位置上由于厚度小于传热顶部其他位置的厚度,会优先变形,传热顶部变形后产生一定的倾斜角,避免齿形肋被压扁,增加了传热面积从而可以在胀管后提高传热效率。齿肋B的传热顶部为直角梯形,由于齿肋基座和传热顶部是一体结构,传热顶部的顶角受到挤件的压力,胀管时,压力与齿形肋的竖直轴线存在夹角会优先变形,传热顶部变形后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在胀管后增加了铜管的传热面积从而可以提高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齿肋A的传热顶部侧面上的凹槽设在齿肋A的传热底部与齿肋基座贴合形成的夹角内。胀管时,由于凹槽底部厚度较薄会先于传热顶部的其他位置发生弯曲变形,传热顶部向凹槽所在的一侧弯曲,胀管后铜管内部的传热面积改变不大,从而保持铜管的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齿肋B的传热顶部设在齿肋基座的中间位置,传热顶部径向截面的斜边与长底边的夹角γ在45度到75度之间。可以确保齿肋B传热顶部的顶角在铜管径向上受到的作用力大于切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沿齿形肋侧面向下的力足够让铜管完成胀管,同时防止只在传热顶部的顶角发生形变使齿形肋的形变过度,防止产生弯角而影响冷凝介质在铜管内的流动,降低传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3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