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梯形全黑太阳能电池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4140.6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9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英;李苹;张京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8 | 分类号: | H01L31/048;H02S20/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7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形 太阳能电池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梯形全黑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逐步消耗,能源危机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包括核电站所用的铀材料在100~200年终将消耗殆尽。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光伏发电相对于其他能源发电持有一系列特有优势。1、太阳能所用的主要材料为硅材料,硅材料储量丰富,为地壳上除氧之外的丰富排列第二,达26%之多;2、光伏发电没有燃烧过程,不排放温室气体,废气和废水,环境友好;3、没有机械旋转部件,不存在机械磨损,无噪声;4、发电不用冷却水,能够在无水的荒漠地带安装; 5、模块化结构,规模大小随意;6、使用寿命长,一次投资多年收益;7、维护管理简单,可实现无人值守,维护成本极低。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但目前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受到太阳能光照强弱的制约性还较大,光电转换效率底,在天气寒冷地带发电性能不稳定;在城市屋顶发电系统中,高度不能根据场地的要求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低衰减、可靠性强的梯形全黑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组以及支撑太阳能电池片组的支架;
太阳能电池片组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排列组成;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低铁钢化绒面玻璃、上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膜、多个太阳能电池单片、下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膜、聚氟乙烯复合膜、铜锡合金焊带、接线盒;
多个太阳能电池单片通过铜锡合金焊带按照正负逐片串联,低铁钢化绒面玻璃、上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膜、太阳能电池单片组、下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膜、聚氟乙烯复合膜依次从上至下排列层压成一整体;接线盒固定在聚氟乙烯复合膜底面上,太阳能电池单片组设有电极接线柱,电极接线柱穿透过聚氟乙烯复合膜与接线盒的内部线路连接在一起,接线盒的正负电极将太阳能电池单片组的电流引出;
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上拉线和下拉线;
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后立柱、第一前立柱以及第一横梁;第一后立柱与第一前立柱并排设置并直立于地面,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搭接在第一后立柱的顶端和第一前立柱的顶端;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后立柱、第二前立柱以及第二横梁;第二后立柱与第二前立柱并排设置并直立于地面,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搭接在第二后立柱的顶端和第二前立柱的顶端;
所述第一后立柱与第二后立柱并排设置且高度相同,第一前立柱与第二前立柱并排设置且高度相同,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长度相同,且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平行设置;
上拉线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后立柱的顶端,所述上拉线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后立柱的顶端;上拉线上设有均匀布设有多个拉绞线,每根拉绞线分别与太阳能电池片组连接;
下拉线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前立柱的顶端,所述下拉线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前立柱的顶端;下拉线上设有均匀布设有多个拉绞线,每根拉绞线分别与太阳能电池片组连接;
第一后立柱长于第一前立柱;第二后立柱长于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与第二后立柱长度相等,第一前立柱与第二前立柱长度相等。
优选地,聚氟乙烯复合膜由聚氟乙烯膜、聚乙烯醇缩甲醛膜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氟乙烯膜组成。
优选地,支架还包括:胶皮套,锁紧机构,锁紧机构上设有定位螺栓;
第一后立柱的底部设有第一后立柱底座,第一后立柱底座底部固定于地面,第一后立柱插置于第一后立柱底座内部,并通过锁紧机构套设在第一后立柱底座外部,并通过定位螺栓穿过第一后立柱底座壁顶持于第一后立柱外壁;
第一前立柱的底部设有第一前立柱底座,第一前立柱底座底部固定于地面,第一前立柱插置于第一前立柱底座内部,并通过锁紧机构套设在第一前立柱底座外部,并通过定位螺栓穿过第一前立柱底座壁顶持于第一前立柱外壁;
第一后立柱插置于第一后立柱底座内部,胶皮套塞置于第一后立柱与第一后立柱底座之间;第一前立柱插置于第一前立柱底座内部,胶皮套塞置于第一前立柱与第一前立柱底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4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