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性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4182.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5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沙剑;印险峰;周枢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 |
地址: | 2263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自动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套管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性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套管是电容器生产的环节之一,主要是将打印好产品信息的热缩套管,套在已经装配成型的电容器制品上。套管上打印的主要信息有商标、上限温度、型号、产品线号、规格、负极标识等。因为套管上的负极标识得对应电容器的负极,所以套管的上料位置都是有规定的。而光靠操作工的自检还是有可能将套管装反,为了对套管负极标识位置的再确认,只有添加对极性标识的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极性自动检测装置,能够自动检测套管的极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极性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反射光纤、光亮传感器、光电转换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反射光纤的输入端设置有光源,所述反射光纤正对所需检测的套管,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反射光纤后能够照射在套管上,经套管上的反射光再经过反射光纤后传入所述光亮传感器,所述光亮传感器依次与光电转换器、控制器和报警器相连。
所述光源为激光光源。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射套管上的光亮来判断套管的极性,避免了操作工上料时,把套管装反的错误,解决了操作工未及时发现极性装反后,无法有效及时剔除反极产品的尴尬,提高套管质量的同时,间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极性自动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光源、反射光纤、光亮传感器、光电转换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反射光纤的输入端设置有光源,所述反射光纤正对所需检测的套管,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反射光纤后能够照射在套管上,经套管上的反射光再经过反射光纤后传入所述光亮传感器,所述光亮传感器依次与光电转换器、控制器和报警器相连。所述光亮传感器用于检测反射光的亮度,所述光电转换器用于将亮度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控制器将收到的数字信号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进行判断,当判断结果为非负极时,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其中,所述光源采用激光光源。所述控制器采用单片机,如51系列的单片机。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报警时能够发出声音和亮光从而在第一时间通知操作工。
实际工作时,激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光纤照射在套管上后发生反射,当反射光纤接收到反射光后,由光亮传感器对反射光的亮度进行检测,再通过光电转换器将亮度值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控制器将收到的数字信号与预设的亮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反射光的强弱,来确定是否是套管的负极标识。
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利用套管的负极标识的颜色与套管整体的颜色的深浅度差别很大,采用光的反射原理,通过反射光的强弱,判断检测套管的负极标识,避免了操作工上料时,把套管装反的错误,解决了操作工未及时发现极性装反后,无法有效及时剔除反极产品的尴尬,提高套管质量的同时,间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41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Y轴可调节视觉检测通用夹具
- 下一篇:两相流空泡分布二级管阵列传感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