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耦隔离通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4990.6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9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3K1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林少波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通讯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通讯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耦隔离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池管理系统中,经常会用到隔离电路,实现电路前后级信号的隔离,减小前后级信号相互干扰,实现电路正常、安全、稳定的运行。如充电机与BMS 之间的CAN总线通讯信号就需要隔离,充电机工作时会引进一些干扰BMS正常工作的不同频率段的噪声,故需使用隔离电路,把噪声干扰的路径切断,从而达到抑制噪声干扰的效果,使设备符合电磁兼容的要求。总电压采集、母线电流检测也有使用隔离电路,实现外部电池高压系统与BMS中MCU之间的高低压电气隔离,保证弱电采集控制单元不受外部高压系统干扰。不同电平模块之间通讯也需要隔离电路,完成不同电平信号之间的相互通讯。
然而,通讯电路隔离前与隔离后模块需提供不同参考地的供电电源,使二者之间达到电气隔离的效果。现如今,较常规的供电做法是通过隔离电源将初级供电转换成次级供电,完成前后级的隔离,通讯载体多为光电耦合器或者隔离变压器或集成的转换芯片,如后级的负载较大,则所需前级提供的功率随之增大,集成隔离电源也需使用较大功率的模块,如此便会大幅增加电路的复杂度与成本,不利于批量化,同时还会降低电源的转换效率。
根据中国公开专利CN200920283091.9的RS232通讯隔离电路,该电路通过隔离电路中的高速光电耦合器实现电气隔离,传输速度快,但由于此电路没有运用高频隔离变压器输出两组相互独立电源电压供给给不同的单元使用,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隔离效果和稳定性,且运用高频隔离变压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电源的转换使用效率,使其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地,在中国公开专利文件CN201520168382.9的一种数据通讯双重隔离串口电路中也是利用隔离电路中的光电耦合器件实现电路的电气隔离,但同样缺乏运用高频隔离变压器输出两组相互独立的电压,使其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光耦隔离通讯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光耦隔离通讯电路,包括:高频隔离变压器、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一光电耦合电路、第二光电耦合电路;
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的第一输出绕组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端与所述高频隔离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绕组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VCC1管脚和第一参考地GND1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 VCC2管脚和第二参考地GND2连接;
所述第一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TXD1管脚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RXD2管脚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TXD2管脚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 RXD1管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电耦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光电耦合器ISO1、第三电阻R3,
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电源VCC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 R2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TXD1管脚连接;
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ISO1的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电阻R2并联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二电源VCC2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ISO1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RXD2管脚连接;
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ISO1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参考地GND2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电耦合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二光电耦合器ISO2、第六电阻R6;
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二电源VCC2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 R6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TXD2管脚连接;
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ISO2的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电阻R6并联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电源VCC1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ISO2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RXD1管脚连接;
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ISO2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参考地GND1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一滤波电容C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4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自定义多键开关
- 下一篇:一种新型MCU识别按键三态开关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