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缆余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5884.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4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戚力彦;郝佳恺;高鹏;章飚;谭金龙;师恩洁;王小虎;李群;任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博瑞翔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余缆架 | ||
1.一种光缆余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框架(10),所述主体框架(10)的至少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支撑部(20),各个所述支撑部(20)均具有光缆缠绕槽(21),各个所述光缆缠绕槽(21)的槽口均朝向远离所述主体框架(10)中部的方向设置,以使待缠绕的光缆(30)从所述主体框架(10)的外侧缠绕在各个所述光缆缠绕槽(21)内;其中,所述支撑部(20)与所述光缆绝缘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余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0)包括连接杆(40),所述连接杆(40)上设置有绕线杆(50),所述支撑部(20)由所述连接杆(40)的端部杆段和所述绕线杆(50)构成,所述绕线杆(50)与所述连接杆(40)的端部连接以形成所述光缆缠绕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余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余缆架还包括:
第一绝缘套(60),所述第一绝缘套(60)套设在所述连接杆(40)的端部,以使所述连接杆(40)与所述光缆(30)绝缘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缆余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余缆架还包括:
第二绝缘套(70),所述第二绝缘套(70)套设在所述绕线杆(50)上,以使所述绕线杆(50)与所述光缆(30)绝缘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余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杆(50)为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个杆段与所述连接杆(40)连接,所述L形杆的另一个杆段朝向所述主体框架(10)的周向外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余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为扁平杆,所述绕线杆(50)为圆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余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0)包括:
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2)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支撑部(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缆余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0)还包括:
紧固件(80),所述紧固件(80)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2)上,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杆(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缆余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余缆架还包括第三绝缘套(90),所述第三绝缘套(90)套设在所述紧固件(80)上,以使所述紧固件(80)与所述主体框架(10)绝缘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缆余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80)为多个,多个所述紧固件(80)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博瑞翔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博瑞翔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588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防管理光纤配线减震箱体
- 下一篇:一种光通讯设备盘纤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