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手捻钻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5923.6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4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红杰 |
主分类号: | B27G17/00 | 分类号: | B27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手捻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手捻钻。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核桃手链、菩提佛珠等文玩首饰市场大热,许多的专业玩家和业余玩家都会自行DIY饰品,核桃手链、菩提佛珠、贝壳类硬质等材料硬度较硬,整体比较圆润,需要专业的打孔工具,一般玩家在对小物件进行打孔都会采用精准度高一点的手动打孔器,但是现有的手动打孔器在一只手对打孔器进行定位时,另外一只手不容易进行施力,且手柄多为光滑材质或设置有防滑纹路,对一些硬质的文玩打孔需要较大的扭力时,容易打滑不容易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准确定位,容易施力的新型手捻钻。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手捻钻,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延伸有安装杆,该安装杆螺纹连接有夹头,所述手柄后端安装有旋转底座,该旋转底座与手柄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手柄表面纵向间隔设置有凸棱和凹槽,所述凸棱数量为4-8条,所述凹槽数量为4-8条,所述手柄表面向内凹陷有圆弧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夹头包括套壳和夹紧装置,所述套壳套接可前后伸缩的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设置有至少1个夹瓣,该夹瓣之间通过弹簧连接,通过安装杆推动夹紧装置在套壳内前后移动收缩,使得夹头可以适用不同柄径的工作头。
进一步地,所述夹瓣的数量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套壳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止打滑,方便替换钻头。
进一步地,所述凸棱之间间隔为0.5-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隔设置凸棱和凹槽,使得手捻钻在打孔需要较大扭力时,能够更容易施力,不容易打滑,配合手柄尾部的旋转底座,给手捻钻一个向下的压力,旋转底座与手柄可相对转动,使得转动时手柄不容易左右滑动,准确定位,且减少底座与手掌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皮肤磨损,使其旋转顺畅,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手捻钻,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延伸有安装杆3,该安装杆3螺纹连接有夹头2,所述夹头2包括套壳和夹紧装置,所述套壳套接可前后伸缩的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设置有至少1个夹瓣,所述夹瓣的数量为3个,该夹瓣之间通过弹簧连接,通过安装杆3推动夹紧装置在套壳内前后移动收缩,使得夹头2可以适用不同柄径的工作头,所述套壳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8,防止打滑,方便替换钻头,所述手柄1后端安装有旋转底座4,该旋转底座4与手柄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手柄1表面纵向间隔设置有凸棱5和凹槽6,所述凸棱5数量为4-8条,所述凹槽6数量为4-8条,所述凸棱5之间间隔为0.5-2cm,所述手柄1表面向内凹陷有圆弧凹槽。
使用时,夹头锁紧合适尺寸的钻头,手掌压紧旋转底座向下施压,对手捻钻进行定位,不发生偏移,另一只手通过握紧手柄凹槽持续来回转动手柄,带钻头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隔设置凸棱和凹槽,使得手捻钻在打孔需要较大扭力时,能够更容易施力,不容易打滑,配合手柄尾部的旋转底座,给手捻钻一个向下的压力,旋转底座与手柄可相对转动,使得转动时手柄不容易左右滑动,准确定位,且减少底座与手掌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皮肤磨损,使其旋转顺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红杰,未经周红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59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