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39792.9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4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国;高辉;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利国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网络 监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
目前很多公司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大多数都会给工作人员配备计算机,配备的同时需要对各计算机进行监管,但是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只能对该计算机的网络进行监管,不能实时对计算机使用者的身份进行验证,常常出现计算机内部数据信息泄露,信息保密性低,安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信息保密性低,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包括分布式计算机、地址分配器和主计算机,所述分布式计算机与地址分配器双向连接,所述地址分配器与主计算机双向连接,所述主计算机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分布式计算机包括人脸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和控制器,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和指纹识别系统均与控制器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网络加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加密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接口板连接。
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人脸采集模块和第一微处理器,所述人脸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人脸识别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分别与第一信号收发器和人脸数据库双向连接。
所述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指纹采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所述指纹采集器的输出端与第二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指纹比对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纹比对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指纹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分别与第二信号收发器和指纹数据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计算机的输出端还与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监控人员的智能手机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人脸录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指纹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和指纹识别系统配合,人脸识别系统实时对计算机使用者的面部进行识别验证,指纹识别系统实时对计算机使用者的指纹进行识别验证,实现了实时对计算机使用者的身份进行验证,有效避免了计算机内部数据信息泄露,提高了计算机的信息保密性,安全性能高。
2、该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无线传输模块将主计算机接受的信息传输到监控人员的智能手机上,避免监控人员不在主计算机面前时,无法知道分布式计算机的实施情况,便于监控人员及时的了解计算机的实时状态并进行解决,同时利用主计算机对分布式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和分布监控,能够有效对每台分布式计算机的实时情况进行掌握和处理,管理简单方便,适用性强,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人脸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指纹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利国,未经陈利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397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签名终端
- 下一篇:一种具有指纹感测功能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