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纵臂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0162.3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7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贤强;陈讯;邬承余;詹传鑫;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减振衬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四连杆独立后悬架系统中,起连接转向节与副车架的新型汽车纵臂衬套。
背景技术
纵臂衬套是四连杆独立悬挂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弹性体连接元件。该悬挂系统由两根横臂、一根控制臂、一根纵臂组成,在车轮起伏时,两根横臂定位车轮的外倾角,控制臂定位前束角,这三根连杆定位车轮并承担横向力,纵臂承担车身纵向力。因此纵臂衬套的性能对整车的转向、操控及车轮的定位影响较大,为了得到更高的操控舒适性与稳定性,那么对纵臂衬套的刚度有了新的要求:Z向刚度值要求大,X向刚度要求小一些,轴向刚度值要求低,也就是径向/轴向刚度比值要大;并且针对目前乘用车发展轻量化的趋势,要求纵臂衬套在满足使用强度的条件下,减少自身重量。
现有的衬套,如图1至图2所示,该衬套包括内管11、外管12与橡胶件13,内管 11与外管12采用钢材质制成。存在如下缺点:1、径轴向刚度比值低、各向刚度值可调空间小;2、内管与外管材质使用钢,自重大;3、衬套疲劳不理想、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纵臂衬套,既能达到高径轴向刚度比值,又减少自身重量,而且还能保证并提高原结构承载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汽车纵臂衬套,包括铝管材质的内管与外管,所述的内管包括圆管件与腰形管件,所述的腰形管件外套在圆管件外,所述的圆管件的外周设置有连接了圆管件与腰形管件的连接组件,所述的腰形管件的圆弧边处设置有连接腰形管件与外管的第一橡胶件,所述的腰形管件的直边处设置有连接外管的第二橡胶件,所述的第二橡胶件与第一橡胶件、腰形管件之间都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两条第一延伸件与两条第二延伸件,所述的第一延伸件设置在圆管件的上方与下方,所述的第二延伸件设置在圆管件的左侧与右侧,所述的第一延伸件、第二延伸件将圆管件均分为四份。设置第一延伸件与第二延伸件,连接了圆管件与腰形管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延伸件位于腰形管件圆弧边的中心,所述的第二延伸件腰形管件直边的中心处,所述的第二延伸件的厚度大于第一延伸件的厚度。第一延伸件、第二延伸件的位置设置以及结构设置,均考虑到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及整体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橡胶件为扇环形结构且包裹了腰形管件的圆弧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腰形管件的圆弧边外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结构,所述的凸起结构嵌入所述的第一橡胶件。确保本实用新型该处连接的稳定性,可以得到较高的径轴向刚度比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内管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内管的两端部向内侧弯曲。增加了内管端部的结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腰形管件的圆弧边处设置有连接腰形管件与外管的第一橡胶件。也就是说腰形管件的圆弧边处是实心。腰形管件的直边处设置有连接外管的第二橡胶件,第二橡胶件与第一橡胶件、腰形管件之间都存在间隙。也就是说腰形管件的直边处是空心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径向分空心向和实心向,从而得到较高的径轴向刚度比值,且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的内管、外管均采用冷挤出铝管,一方面能减轻自身重量,另一方面满足现有使用环境的强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增强产品径向刚度,提高使用寿命,并且形成如常规衬套一样的结构。整体结构稳定性好,装配尺寸易于控制,并且得到较高的径轴向比值,此纵臂衬套,能使整车操控性、稳定性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衬套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0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动桥安装定位装置
- 下一篇:水杯(软木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