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抓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2360.3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6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涛;刘祖红;伍月丽;冯川;陈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54 | 分类号: | B65G6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抓轨器。
背景技术
铁路货车自翻车卸货时一般利用倾翻气缸的充风作用使车厢翻转,货物在自重作用下从车厢内自动滑落。自翻车在倾翻过程中需要利用抓轨器将车辆与路基连接形成一体,以防止自翻车卸货时整车倾翻。
目前,国内铁路货车自翻车很少配备抓轨器,在使用过程中车辆底架会随车厢一起翻转,该问题一直困扰着铁路行业。针对一些工况车或者车辆状态和线路状态较差的铁路货车配备了抓轨器,但多为电动抓轨器。电动抓轨器包括电动推杆、导向座和抓轨机械手,电动推杆、行程开关与倾翻机构的电气联锁,完成铁轨与车辆的连接;然而电动抓轨器需要在有电的场所使用,只适用于采用电气机构控制的倾翻车辆,不适用只有空气倾翻的车辆,且结构比较复杂,不适合野外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普遍适用于铁路货车自翻车的抓轨器,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自翻车卸货时车辆底架随车厢倾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抓轨器,用于将车辆底架与铁轨连接在一起,所述抓轨器包括:
抓轨部件,所述抓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铁轨连接;
一孔位杆头,所述一孔位杆头的一端与所述抓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
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的一端与所述一孔位杆头的另一端连接;
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所述调节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底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抓轨部件包括两块连接在一起的抓轨板。
进一步地,所述两块抓轨板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孔位杆头的一端与所述抓轨部件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螺杆、连接螺母、调节螺杆;其中,所述连接螺母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所述螺杆与所述调节螺杆旋进所述连接螺母的距离来调节所述抓轨器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孔位杆头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孔位杆头的另一端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卸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为锦纶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轨器,其包括:抓轨部件,所述抓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铁轨连接;一孔位杆头,所述一孔位杆头的一端与所述抓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的一端与所述一孔位杆头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所述调节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底架连接。如此,将车辆底架通过所述抓轨器与铁轨连接在一起,避免在卸货时车辆底架随车厢倾翻。该抓轨器不仅适用于采用电气机构控制的倾翻车辆,而且适用只有空气倾翻的车辆,且结构简单,适合野外工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轨器,通过调节所述螺杆与所述调节螺杆旋进所述连接螺母的距离调节所述抓轨器的长度,使得该抓轨器长度可调,可适应车辆底架与轨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车辆底架与铁轨之间能够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轨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轨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轨器与铁轨及车辆底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抓轨板,2-一孔位杆头,3-螺杆,4-连接螺母,5-调节螺杆,6-卸扣,7-连接带,8-车辆底架,9-铁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普遍适用于铁路货车自翻车的抓轨器,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自翻车卸货时车辆底架随车厢倾翻。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抓轨器,用于将车辆底架与铁轨连接在一起,所述抓轨器包括:
抓轨部件,所述抓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铁轨连接;
一孔位杆头2,所述一孔位杆头2的一端与所述抓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
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的一端与所述一孔位杆头2的另一端连接;
连接带7,所述连接带7的一端通过卸扣6与所述调节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带7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底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2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的轮胎卸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装船机伸缩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