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误踩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2633.4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9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罗钦;曾建梅;胡晶晶;周树林;张仁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D11/02 | 分类号: | F02D11/02;F02D11/10;B60K2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400056 重庆市巴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误踩 电子 节气 门控 系统 | ||
1.一种防误踩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节气门调控电路和辅助执行装置,所述电子节气门调控电路包括主控制器和加速度信号采集识别模块,该主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加速度信号采集识别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组连接有电磁铁控制电路;
所述电磁铁控制电路对所述辅助执行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辅助执行装置包括踏板座(1)、踏板(2)、弹簧(3)、电磁铁吸盘(YA)和磁性块(5);
所述踏板(2)铰接在所述踏板座(1)上,在所述踏板座(1)和所述踏板(2)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3);
所述磁性块(5)安装在所述踏板(2)上,所述电磁铁吸盘(YA)设置在所述踏板座(1)上,所述电磁铁吸盘(YA)与所述磁性块(5)相对应,当所述电磁铁吸盘(YA)通电时,所述电磁铁吸盘(YA)吸附所述磁性块(5),所述磁性块(5)带动所述踏板(2)向下;
所述电磁铁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3和继电器K1,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所述主控器第一输出端口相连,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通过电阻R8与电源相连,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3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K1的电磁线圈一端相连,所述继电器K1的电磁线圈另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K1控制电磁铁吸盘(YA),所述继电器K1常开开关一端与电源相连,常开开关另一端与电磁铁吸盘(YA)一端相连,电磁铁吸盘(YA)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误踩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组连接有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驱动芯片 MC1413BD和蜂鸣器,所述驱动芯片MC1413BD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器第二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器第三输出端相连,所述驱动芯片MC1413BD输出端与所述蜂鸣器一端相连,所述蜂鸣器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1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误踩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踏板(2)上相对两侧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磁性块(5)由两个相互配合的半圆柱体(4)组成,在所述半圆柱体(4)平面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半圆柱体(4)轴向垂直,两个所述半圆柱体(4)通过所述通槽分别卡设在所述踏板(2)两侧,在其中一个所述半圆柱体(4)通槽底部设置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从所述通孔中穿过,伸入到所述另一个半圆柱体(4)通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误踩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输出端口组连接有怠速阀电机控制电路,所述怠速阀电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4和继电器K2,所述三极管Q2基极与所述主控器第四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7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4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与所述继电器K2控制端相连,所述继电器K2控制怠速阀控制电机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误踩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输出端口组连接有节气门电机控制电路,所述节气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5、三极管Q6、电机驱动模块,所述三极管Q5基极通过电阻R9与所述主控器第五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5集电极通过电感L1与电源相连,所述三极管发射极Q5接地,所述三极管Q5集电极还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三极管Q6基极通过电阻R10与所述主控器第二输出端口相连,所述三极管Q6集电极通过电感L2与电源相连,所述三极管发射极Q6接地,所述三极管Q6集电极还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节气门转动电机M1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节气门转动电机M1第二输入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误踩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为单片机,该单片机型号为C8051F4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防误踩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为芯片JTM25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学院,未经重庆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26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