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登山冲顶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3559.8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磨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2 | 分类号: | A45F3/02;A45C13/00;A45C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钱磊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登山 冲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具,尤其是一种可折叠登山冲顶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户外运动的行列,而登山也成为当下热门的户外运动之一。登山运动少不了装备的配置,登山冲顶包也是登山爱好者不可缺少的装备之一。
而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登山冲顶包,仅仅拥有放置物品的功能,当登山人员在遇到意外落水需要自救时,由于一般的登山包在落水后容易吸收水分从而增加落水者的重力,给落水者的营救造成一定的阻力,使得被救人员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机,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但若使用者在额外携带救生用具则增加了使用者在登山时的负担,且一般的登山冲顶包内采用小口袋将物体分离存放,但一般的小口袋无法满足大物件的存放,且若背包上下颠簸或倒置,小口袋内的物件将会发生位移,使原本分类存放的物件混合在一起,不易取出。一般冲顶包的体积较大,折叠后难以进行收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警示标志的可折叠登山冲顶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登山冲顶包,包括背包本体、充气条、隔离布,用于充气后在水中增加浮力的充气条,背包本体上设有背带,背带与背包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充气条位于背带上,充气条与背带固定连接,所述的隔离布位于背包本体的内部,且隔离布一端与背包本体的内部的下表面缝合连接,隔离布的另一端与背包本体的内部的上 端固定连接,隔离布与背包本体的内部适配,背包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小口袋,所述的小口袋可与折叠后的背包本体适配,小口袋与背包本体一体成型,且在小口袋的开口处设有拉链,拉链与背包本体缝合连接。
此项设置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充气条的设置在背带上,使用者可在落水前为充气条充气,使得背包本体在水中的浮力增加,使用者可漂浮于水面上,为搜救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搜救,隔离布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背包本体的内部的下表面,因此使用者可将大物件置于隔离布与背包本体的内部的一侧之间,再将隔离布的另一端固定于背包本体的内部的上端,此时大物件就位于背包本体的内部的一侧与隔离布之间,且由于隔离布的宽度与背包本体的宽度适配,大物件在背包本体的内部不会产生位移,使用者可将隔离布的另一端与背包本体分离,将大物件快速取出。使用者在无需使用可折叠登山冲顶包时,可将背包本体翻转后平铺,随后对其进行对折,使其体积逐步缩小,将背包本体折叠至与小口袋大小适配时,将折叠后的背包本体置于拉链的侧边,再将小口袋翻转,并将整个折叠后的背包本体塞入小口袋中,拉上拉链,收纳完成,即可随身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背包本体的内部设有粘扣带,所述的粘扣带包括毛面、勾面,毛面位于背包本体的内部的上端,毛面与背包本体的内部缝合连接,勾面位于隔离布的另一端,勾面与隔离布缝合连接,勾面与毛面适配。
此项设置在使用的时候,由于隔离布的另一端与背包本体的内部采用粘扣带的方式连接,使用者可快速将隔离布的另一端固定于与之相对应的背包本体的内部,也可快速使隔离布的另一端与背包本体分离,使用者可将分离后的隔离布置于背包本体的底部,登山冲顶包即可恢复为无夹层的背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背包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反光条,反光条与背包本体固定连接。
此项设置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反光条的设置,可使得登山冲顶包格外显眼,使救援人员更易发现目标,缩短搜救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背带上设有救生口哨,救生口哨与背带固定连接。
此项设置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在背带上设有救生口哨,登山者可以在受困后吹响救生口哨,可使得救援人员更易发现目标,缩短搜救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背包本体采用涤纶面料,背包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与背包本体固定连接。
此项设置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登山冲顶包采用轻质的涤纶面料,在不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其折叠起来,方便携带。背包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可有效抵御雨水,使得登山冲顶包内的物品保持干燥。切由于防水层的设置在使用者落水后背包本体不会吸收水分,从而增加背包本体的重量,为使用者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磨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磨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3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