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出铅式环保自动笔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4228.6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帅;张飞翔;董成;蒋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43K21/16 | 分类号: | B43K2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出铅式 环保 动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铅笔,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出铅式环保自动笔。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铅笔采用按动式自动出铅,这种自动铅笔笔存在缺陷:使用时,按动一次出铅量固定,总需要人为调整,无法做到无极出铅,即每次按动使固定出铅的长度,不能做到连续的不限长度的出铅,并且使用后,总有一小段的铅芯无法使用,较为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出铅式环保自动笔,能够连续的不限长度的出铅,并可减少最后浪费的铅芯长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出铅式环保自动笔,包括笔帽、推进杆、笔杆和笔头,所述的笔杆上部具有开口,在笔杆上部开口的下侧设有平台,所述平台中心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推进杆上沿杆身设有若干等距的凸台,相邻凸台之间形成腰形结构;所述笔帽为圆柱形,笔帽下端卡设笔杆上端的平台内,在笔帽下端内侧设有螺纹结构;所述推进杆置于笔帽内,推进杆杆身上的凸台与笔帽下端的螺纹结构相配合,使笔帽能够相对于推进杆旋转;所述推进杆下端限制在笔杆平台的方形孔内,使推进杆能够在方形孔内上下移动而不能旋转;所述笔头处设有摩擦夹,所述摩擦夹可将铅笔芯夹住。
所述凸台为不连续的螺纹形状。
所述笔头侧面开设有侧孔,所述侧孔用于回收剩余铅笔芯,侧孔的孔径尺寸大于铅笔芯径直径,笔杆内无法使用的铅笔芯可从侧孔内取出。
所述摩擦夹长度为1-1.5cm。
所述摩擦夹具有弹性且摩擦夹中心的孔径尺寸小于铅笔芯直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出铅式环保自动笔可旋转笔帽出铅,实现了连续无间断并可调长度的无极出铅,并减少最后浪费的铅芯长度,实现了节约铅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笔帽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推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推进杆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笔杆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笔杆笔头处侧孔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笔杆平台俯视图。
图中,1-笔帽;2-推进杆;3-开口;4-笔杆;5-摩擦夹;6-平台;7-方形孔;8-侧孔;9-笔头;10-凸台;11-螺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旋转出铅式环保自动笔,包括笔帽1、推进杆2、笔杆4和笔头9,所述的笔杆4上部具有开口3,在笔杆上部开口3的下侧设有平台6,所述平台6中心开设有方形孔7;所述推进杆2上沿杆身设有若干等距的凸台10,相邻凸台10之间形成腰形结构11;所述笔帽1为圆柱形,笔帽1下端卡设笔杆上端的平台6内,在笔帽下端内侧设有螺纹结构11;所述推进杆2置于笔帽1内,推进杆2杆身上的凸台10与笔帽下端的螺纹结构11相配合,使笔帽1能够相对于推进杆2旋转;所述推进杆2下端限制在笔杆平台的方形孔7内,使推进杆能够在方形孔7内上下移动而不能旋转;所述笔头9处设有摩擦夹5,所述摩擦夹5可将铅笔芯夹住。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10为不连续的螺纹形状,即两侧削去的螺纹。所述笔头侧面开设有侧孔8,所述侧孔8用于回收剩余铅笔芯,侧孔8的孔径尺寸大于铅笔芯径直径,笔杆4内无法使用的铅笔芯可从侧孔8内取出。所述摩擦夹5长度为1-1.5cm。所述摩擦夹5具有弹性且摩擦夹中心的孔径尺寸小于铅笔芯直径。
工作时,将铅芯插入摩擦夹5中,直至顶到推进杆2,由于摩擦夹5的孔尺寸略小于铅芯尺寸,且具有弹性,从而将铅芯夹住。此时旋转笔帽1,由于推进杆2与笔帽下端1采用螺纹配合,而推进杆2受到笔杆中方形孔7的限制无法旋转,所以推进杆2向下移动,推动铅芯出自动笔,从而实现连续无间断可调长度的出铅。旋转笔帽1直至推动杆2接触到摩擦夹5,而摩擦夹5只有1-1.5cm的长度,于是所浪费的铅芯长度大大减小。
一根铅芯使用完只剩余一点点之后,反转笔帽1,推进杆2回收,再将另一根铅芯插入摩擦夹5,将无法使用的铅芯头推出,晃动自动笔,使得无法使用的铅芯从笔杆的笔头侧孔8处漏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4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