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滚压成型后的废泥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6520.1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9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先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鸦屿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46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成型 废泥料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滚压成型后的废泥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公元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陶瓷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陶瓷进行滚压成型,在滚压成型时会产生多余的废泥,对于这些废泥的处理方式多为直接抛弃,这种方式既污染环境,又浪费原料,同时还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陶瓷滚压成型后的废泥料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陶瓷滚压成型后的废泥料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滚压成型后的废泥料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一侧设有四根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设有固液分离罐,所述固液分离罐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固液分离罐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搅拌腔和挤压腔,所述固液分离罐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固液分离罐靠近上端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搅拌腔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搅拌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搅拌腔内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固液分离罐的侧壁并延伸至固液分离罐的外侧,位于固液分离罐外侧的两根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落料通道,所述第一落料通道处设有第一密封门,所述第一落料通道(3)两端分别连接破碎腔和挤压腔,所述固液分离罐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个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内均设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贯穿固液分离罐的侧壁并延伸至挤压腔内,所述油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第一挤压块,所述第一挤压块上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挤压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和第一挤压块对应的第二挤压块,所述第二挤压块上设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固液分离罐的下端设有第二落料通道,所述第二落料通道处设有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二落料通道贯穿放置板,所述固液分离罐的下端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连接有含泥液体储存罐,所述含泥液体储存罐固定在底座的上端中部,所述含泥液体储存罐的一侧设有过滤罐,所述过滤罐通过第二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过滤罐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含泥液体储存罐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依次贯穿含泥液体储存罐和过滤罐并延伸至过滤罐内,所述过滤罐的一侧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设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转动箱和转动杆,所述转动箱位于过滤罐内,所述转动箱的侧壁为过滤网结构,所述转动箱的上端通过旋转接头和输水管连接,所述转动杆固定在转动箱的下端,所述转动杆远离转动箱的一端贯穿过滤罐的侧壁并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位于过滤罐下端的转动杆上固定有固定轮,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第二驱动装置,两个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和固定轮之间均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落料通道的下端设有和落料口对应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下端设有滑块,所述底座上设有和滑块对应的滑槽,且滑块位于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鸦屿陶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鸦屿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6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浸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下一篇:涂布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