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网转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7891.1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1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郑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和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10 | 分类号: | B41F15/1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网转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材料印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网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印刷技术有凹版印刷、凸版印刷、活版印刷、网版印刷、烙烫印刷等,多通过墨辊与网纹辊之间的压力印制出多种花纹。但其存在以下不足:1.每次套色前都需要进行对花,步骤繁琐,资源浪费。2. 织物张力不匀,次品率较高。3.机械设备庞大,搬运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张力均匀,套印准确,资源节约,空间节省的圆网转印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网转印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带,在工作台上,所述导带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中间凹陷两边突起的圆弧结构,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圆网转印辊,使得所述圆网转印辊贴合在导带上,
所述圆网转印辊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为圆柱形,相对于固定支架,所述腔室两端突出设置,所述腔室上方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固定支架上还设置有凹榫,所述凹榫内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与固定支架的凹榫壁之间夹设有刮刀;所述圆网转印辊还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内径大于支架,所述辊筒壁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升降台,所述两个升降台连接圆网转印辊的腔室的两端。
优选地,
为准确对花,实现精准印花,降低次品率,所述两个相对应的支撑板底部之间还设置有两块压板,分别位于圆网转印辊的两侧,所述压板贴合导带设置;
为防止油墨漏出,所述辊筒两端均设置有圆环。
为进行多次套色,所述工作台上设置4上述圆网转印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圆网印花辊和导带的点与面的接触,将油墨均与印制在织物上,同时在圆网印刷辊的两侧设置压板,一方面用于压平织物,另一方面进行对花,其中每一个圆网印花辊设置两块压板,即进行两次对花,大大提高了印花的准确性,降低了织物的次品率。且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立体感强,不宜串色;该装置节省油墨,占地面积小,可根据需要调整套色的次数。
以下通过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6为圆网转印辊的结构示意图(固定支架和辊筒分离状态的);
图7为圆网转印辊的正视图;
图8为固定支架和辊筒分离状态的正视图;
图9为固定支架和辊筒分离状态的侧视图;
图10为圆网转印辊的剖视图;
图11为圆网转印辊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固定支架30,腔室10,喷头101,凹榫11,气管12,刮刀13,辊筒20,圆环21,穿孔22,工作台40,支撑板50,压板51,升降台60,导带70,圆网印花辊100。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说明
导带(又称印花导带):印花机传送布料的一种媒介,当印花机器运作时,导带会随着机器的运动而转动,织物贴在导带之上,导带在印花中起传送织物的作用。
实施例
一种圆网转印装置,包括工作台40,所述工作台40上设置有导带70,所述导带70用于传送织物,使得织物沿着导带70从工作台40面上的一端传输至另一端,在工作台40上,所述导带70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支撑板50,所述支撑板50为中间凹陷两边突起的圆弧结构,所述两个支撑板50之间设置有圆网转印辊100,使得所述圆网转印辊100贴合在导带70上,所述两个相对应的支撑板50底部之间还设置有两块压板51,分别位于圆网转印辊100的两侧,所述压板贴合导带70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和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和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7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印刷圆台状产品的自动丝印机
- 下一篇:一种墙纸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