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梁钢筋绑扎胎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9238.9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6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枫;尚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电四局南方(珠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2 | 分类号: | B28B23/02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刘娟宜 |
地址: | 519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绑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定位胎架,具体地,为一种箱梁钢筋绑扎胎架。
背景技术
在预制箱梁生产中,钢筋骨架的绑扎为工作量最大、最繁琐、用时最长的重要环节。现有的预制箱梁钢筋绑扎在制梁台座上进行绑扎,但由于制梁台座分散等因素影响存在,半成品钢筋搬运费时费力、钢筋保护层合格率低、钢筋骨架线型较差、钢筋间距不均匀、钢筋骨架受制梁台座钢板脱模剂污染,导致施工误差大,施工效率低下,人力投入较大且梁台座周转周期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提供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误差的箱梁钢筋绑扎胎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梁钢筋绑扎胎架包括立架和水平架;立架包括底座以及连接于底座两端的两个倒梯形金属架,底座上设置有等距离布置的多个第一卡槽;每一个倒梯形金属架两侧均设置有斜撑钢,每根斜撑钢均设置有直角加强架;水平架包括连接杆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上的水平杆组,水平杆组包括有等距离设置的多根水平杆,且同一水平杆组上的多根水平杆的长度之间成梯度渐变关系,每根水平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卡槽;每个倒梯形金属架的两侧均连接有一个水平架。
由上可见,底腹板钢筋可等距离地卡装在第一卡槽上,纵向钢筋支撑多个水平架上相同水平高度的多个第二卡槽上,底腹板钢筋以及纵向钢筋均得以定位,继而进行绑扎工作,施工难度大幅下降,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误差且减少人力投入。同时设置直角加强架以提高支架的强度,使箱梁钢筋绑扎胎架具有更高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上连接有等距离布置的多个倒梯形金属架。
由上可见,当纵向钢筋具有较长的长度时,为防止弹性形变,设置多个倒梯形金属架以及多个水平架,以保证绑扎精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一个水平杆组上的多个第二卡槽连成的直线平行于倒梯形金属架的斜撑钢。
由上可见,放置在多个第二卡槽中的纵向钢筋保持与腹板的倾斜度一直,提高成品精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直角加强架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第一杆部垂直于底座,斜撑钢连接于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之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杆平行于第一杆部,连接杆上的多根水平杆垂直于该连接杆。
进一步的方案是,立架还包括纵向杆,多个倒梯形金属架的上部由纵向杆连接,纵向杆上设置有等距离布置的多个第三卡槽。
由上可见,多个第三卡槽对底腹板钢筋中的腹板钢筋进行支撑定位,进一步提供了胎架对底腹板钢筋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底杆,底杆上设置有等距离布置的多个第一卡槽。
由上可见,设置在两根相互平行的底杆上的多个第一卡槽提高了胎架对底腹板钢筋中的底板钢筋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倒梯形金属架上设置有插装孔组,所述水平杆组插装于所述插装孔组中。
进一步的方案是,相邻两个第一卡槽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个第二卡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由上可见,多个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组成了等距离布置的截面组,每个截面即为一个底腹板钢筋的容纳位,进一步提高了胎架的定位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梁钢筋绑扎胎架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梁钢筋绑扎胎架实施例中立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梁钢筋绑扎胎架实施例中立架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箱梁钢筋绑扎胎架实施例中水平架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加图1,图1为箱梁钢筋绑扎胎架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梁钢筋绑扎胎架主要用于对箱梁钢筋进行定位绑扎工作,箱梁的截面呈倒梯形,故箱梁钢筋绑扎胎架主要根据箱梁的轮廓而设计。箱梁钢筋绑扎胎架主要包括立架1以及安装在立架两侧的多个水平架2。
参见图2和图3,图2和图3为箱梁钢筋绑扎胎架中立架1不同视角的结构图。立架1包括有底座10以及设置在底座10长度方向上两端的两个倒梯形金属架100;同样地,在两端的两个倒梯形金属架100之间设置有多个等距离设置的倒梯形金属架(图中未示出)连接于底座10上,为不影响对立架1结构的说明,故对多个倒梯形金属架省略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电四局南方(珠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水电四局南方(珠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92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