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护理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0015.4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玲;何晓云;何忻阅;郑瑞雪;王靖;谢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护理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医用领域的手套,特别是一种医用护理手套。
背景技术
手术后,患者住院期间经常需要输液、监测血氧饱和度,而由于患处不适或者瘙痒,一些患者,比如儿童,会经常出现烦躁情绪而乱动,可能会触碰到患处而影响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输液、监测血氧饱和度和防止患者挠伤患处的医用护理手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护理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设置于手套本体腕部的第一系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包括内手套和无指的外手套,所述外手套包括外手套正面1和外手套背面2,所述外手套背面2的掌背部位设有掌背通口7,在所述掌背通口7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掌背通口7适配的透明的掌背翻盖8,所述掌背翻盖8的边缘与所述掌背通口7的边缘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或者拉链,所述掌背翻盖8与所述掌背通口7通过其边缘的魔术贴或者拉链打开或闭合;所述内手套由内手套正面11和所述外手套背面2构成,所述内手套正面11位于所述外手套正面1和所述外手套背面2之间,所述内手套正面11呈有指露指手套正面。
进一步,所述外手套正面1的手掌部位的内侧或外侧设置有柔性小球10。
进一步,所述内手套可以由所述内手套正面11缝合在所述外手套背面2的内侧而构成。
进一步,所述内手套正面11的腕部端结合在所述外手套正面1上,结合方式可以为缝合。
进一步,所述外手套背面2的外侧设置有搭扣9。
进一步,该医用护理手套还包括设置于手套本体臂部的第二系带4。
进一步,所述外手套正面1、所述外手套背面2、所述柔性小球10、所述内手套正面11均由柔软布料制成。
再进一步,所述外手套的手指端侧缘开口,在该侧缘开口处设置有指端拉链12。
再进一步,所述外手套背面2的手指部位有指背通口5,在所述指背通口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指背通口5适配的指背翻盖6,所述指背翻盖6的边缘与所述指背通口5的边缘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或者拉链,所述指背翻盖6与所述指背通口5通过其边缘的魔术贴或者拉链打开或闭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护理手套结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若采用内手套正面11的腕部端不缝合在所述外手套正面1上的设计,则手套本体具有两个穿戴入口,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哪个穿戴入口。手套上设有方便输液的掌背通口和监测血氧饱和度的指背通口或指端开口,无指的外手套可有效减弱患者的挠抓动作,同时手掌部位的柔性小球可以供患者抓捏,缓解患者的烦躁激动情绪,也可以防止患者的手指弯曲成挠的姿势而挠抓患处。也可根据情况采用内手套正面11的腕部端缝合在所述外手套正面1上的设计,仅有一个穿戴入口,穿戴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医用护理手套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手套正面的外侧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医用护理手套的手套背面的外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医用护理手套的外手套正面的内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医用护理手套的内手套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医用护理手套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手套正面的外侧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医用护理手套的手套背面的外侧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医用护理手套的外手套正面的内侧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医用护理手套的内手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手套正面。2-外手套背面。3-第一系带。4-第二系带。5-指背通口。6-指背翻盖。7-掌背通口。8-掌背翻盖。9-搭扣。10-柔性小球。11-内手套正面。12-指端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0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用袖口打开方便的幼儿服
- 下一篇:一种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