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料盘码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0213.0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0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夏金良;郝明明;杜金磊;何超;张新;吴征;郁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超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04 | 分类号: | B65G57/04;B65G47/90;B65G57/32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料 码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码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料盘码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些特定的工件需要放置到料盘后才能够实现安全稳定的转运,通过托盘的作用,可以实现保护工件的作用,或者可以实现特殊结构工件无法直接夹取的弊端。如果实现双料盘同时装入工件,同时码垛,则必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如何实现针对两个料盘同时装入工件,以及如何实现两个两盘同时码垛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料盘码垛装置,以实现双料盘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料盘码垛装置,包括:料盘系统和设置在所述料盘系统一侧的装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料盘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入盘区、装料区和码垛区,所述入盘区和所述码垛区均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入盘区和装料区之间通过吸盘手衔接,装料区和码垛区之间也通过吸盘手衔接;
装盘系统包括X、Y、Z三轴坐标位移机构和装盘手,所述装盘手设置在Z轴底端,所述装盘手能够通过X、Y、Z三轴坐标位移机构移动到所述装料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入盘区和所述码垛区均衔接有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为连接步进电机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套接在固设的螺纹套内,所述螺纹杆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托盘。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上设置两个料盘工位。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料手端部设置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盘手设置在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盘系统还设置有供料区,所述装盘手能够通过X、Y、Z三轴坐标位移机构衔接所述装料区和所述供料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通过升降,能够将托盘移动到与装料区同一水平面的位置,也能够将托盘移动到与输送带同一水平面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料盘系统和转盘系统的密切配合,实现了工件自动化的从供料区装入到装料区的料盘中,X、Y、Z三轴坐标位移机构同时设置相互衔接的X轴、Y轴和Z轴,实现了装盘手三个自由度的立体空间自由位置转换,同时装盘手自身带有的转轴可以实现转盘手自身的旋转,方便工件准确放入到料盘中。
(2)入盘区通过输送带的输送,可以同时将两个空料盘同时放置到入盘区的托盘上,然后升降机构通过螺纹杆可以将托盘提升到装料区,此时吸盘手沿导轨移动,可以将托盘上的两个空料盘移送到装料区,待装盘手将工件装满料盘后,码垛区一侧的吸盘手可以将装入工件的料盘移送到码垛区的托盘上,通过升降机构可以将托盘降低至一个料盘高度,然后码垛区的托盘逐次堆叠料盘,码垛区的升降机构也对应逐次降低一个料盘的高度,实现码垛,待码垛区的托盘降低至其对应的输送带高度,输送带便可以承接码垛好的一摞料盘,并将料盘运送出去。
(3)通过步进电机驱动螺纹杆逐次缓降的方式,实现了码垛区的吸盘手每次可以以同一高度将料盘移送到托盘上方,逐次缓降的方式可以实现码垛堆叠的需要。
(4)托盘同时设置两个料盘工位,扩展了码垛装置的最大工作量上限,实现了双料盘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装盘手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料盘系统,2、入盘区,3、码垛区,4、托盘,5、螺纹杆,6、装料区,7、吸盘手,8、导轨,9、输送带,10、装盘系统,11、X、Y、Z三轴坐标位移机构,12、供料区,13、装盘手,14、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超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超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0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济学统计模型展示装置
- 下一篇:经济学教学用资料查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