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儿童看护系统及其应用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0583.4 | 申请日: | 201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1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钟浩凯;黄俊峰;吴艳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文辉;熊维聪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B60Q9/00;G08B21/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看护 系统 及其 应用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儿童看护系统及其应用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校车、家用汽车的普遍使用,与车辆相关的儿童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近年来频繁出现因司机疏忽,将儿童留困在车辆内,因高温和窒息的而引发悲剧的现象,此类现象给相关家庭、学校带来了长久的悲痛,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儿童看护系统及其应用的车辆,用以解决司机因疏忽将儿童留困在车内,间接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儿童看护系统,包括人体感应装置、通信呼救装置、温度传感器和空调控制装置;
所述人体感应装置,设于车辆乘坐仓内,用于在车辆锁闭后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人体;
所述通信呼救装置,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人体时,发送通信呼救信号;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在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人体时,检测车内温度;
所述空调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当车内温度超出温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开启。
进一步,上述看护系统还包括计时器、警报装置和车窗控制装置;
所述计时器,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在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人体后开始计时;
所述警报装置,与所述计时器连接,用于在计时器读数超过时间阈值后,控制车辆发出警报;
所述车窗控制装置,与所述计时器连接,用于在计时器读数超过所述时间阈值后,控制车窗开启。
进一步,所述警报装置包括车灯控制装置和喇叭控制装置;
所述车灯控制装置,与车辆车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车辆车灯闪烁;
所述喇叭控制装置,与车辆喇叭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车辆喇叭鸣笛。
进一步,所述警报装置还包括语音装置;
所述语音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扬声器,用于在计时器读数超过所述时间阈值后,控制所述扬声器播放预存语音。
进一步,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红外人体感应器,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装设于车辆顶面的中部或四周。
进一步,所述通信呼救装置包括通话装置,所述通话装置具体用于:在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人体时,向预存联系人拨打呼救电话。
进一步,所述温度阈值为温度范围阈值,所述空调控制装置与车辆空调连接,所述空调控制装置具体用于:当车内温度低于或高于所述温度范围阈值时,控制所述车辆空调开启。
进一步,所述温度范围阈值为18-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使用了上述所述的车用儿童看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儿童看护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辆乘坐仓内的人体感应装置检测车辆锁闭后,车内是否存在人体,当检测到人体时,通过通信呼救装置发送通信呼救信号,使得司机或相关人员可以注意到车辆内被留困的儿童,迅速组织解救;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车辆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当车内温度超出温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开启,自动调节车内温度并换气,避免因窒息、温度过高或过低引发儿童安全事故,有效保障了车内被困儿童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儿童看护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儿童看护系统的结构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用儿童看护系统100可以在开启“儿童看护模式”后启动,也可以默认启动。它包括人体感应装置110、通信呼救装置120、温度传感器130和空调控制装置140;
所述人体感应装置110,设于车辆乘坐仓内,用于在车辆锁闭后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人体;
所述通信呼救装置120,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110连接,用于在所述人体感应装置110检测到人体时,发送通信呼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文辉;熊维聪,未经苏文辉;熊维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0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