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液成型的方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0768.5 | 申请日: | 201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5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胜钢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8 | 分类号: | B22D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成型 方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液成型的方形模具。
背景技术
在钢材成型模具中,经常会遇到脱钢困难或脱钢卡住的问题,尤其是在方形钢材液化成型后,强制性的脱钢还会造成模具损伤,很多模具为了脱钢方便,会将模具的内腔做成一头大一头小,并从大头的内腔端口进行脱钢,这种方式只是改变了制作钢材的形状,并没有根本性解决这个问题,不满足两头大小一致的钢材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液成型的方形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液成型的方形模具,包括动模板、静模板、堵模板和定位导柱,所述动模板下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块,且静模板上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动模板的下部中间位置和静模板的上部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动模板与静模板之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定位导柱垂直贯穿于动模板和静模板,所述堵模板设置在动模板和静模板之间组成的成型口底部。
优选的,所述堵模板的上部表面设置有一对堵块,且堵块和动模板与静模板之间组成的成型口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动模板上设置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与动模板为一体结构,所述静模板上设置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与静模板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的高度为第二凸块高度的2倍,所述第一凸块的高度与滑动块的高度相等,所述滑动块的宽度与第二凸块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定位导柱设置有三列,且外侧的两列定位导柱贯穿于动模板、静模板和第一凸块,且中间的一列定位导柱贯穿于动模板、静模板、第二凸块和滑动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钢液成型的方形模具,通过动模板和静模板上设置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与定位导柱上滑动的滑动块相配合,不需要过于用力将钢材从模具中取出,避免了模具损伤,大大降低了钢材卡在模具中的现象,增加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合模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模板、2静模板、3定位导柱、4第一凸块、5第二凸块、6滑动块、7堵模板、8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钢液成型的方形模具,包括动模板1、静模板2、堵模板7和定位导柱3,所述动模板1下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块4,且静模板2上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块4,所述动模板1的下部中间位置和静模板2的上部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块5,所述动模板1与静模板2之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滑动块6,所述定位导柱3垂直贯穿于动模板1和静模板2,所述堵模板7设置在动模板1和静模板2之间组成的成型口底部,所述堵模板7的上部表面设置有一对堵块8,且堵块8和动模板1与静模板2之间组成的成型口相对应,所述动模板1上设置的第一凸块4和第二凸块5均与动模板1为一体结构,所述静模板2上设置的第一凸块4和第二凸块5均与静模板2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凸块4的高度为第二凸块5高度的2倍,所述第一凸块4的高度与滑动块6的高度相等,所述滑动块6的宽度与第二凸块5的宽度相等,所述定位导柱3设置有三列,且外侧的两列定位导柱3贯穿于动模板1、静模板2和第一凸块4,且中间的一列定位导柱3贯穿于动模板1、静模板2、第二凸块5和滑动块6。
工作原理:工作时,先控制动模板1运动进行合模,合模后从底部用堵模板7进行堵住底部成型口,然后进行灌输钢液,待钢材成型后,稍微控制动模板1向外移动,降低内部钢材压力,移开堵模板7,取出方形钢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胜钢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胜钢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0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同位素的有效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平连铸铸坯边部防漏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