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安全燃气炉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1350.6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1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蓝功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8 | 代理人: | 苗建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安全 燃气 炉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具,具体是一种节能安全燃气炉具。
背景技术
燃气炉具的主要燃烧原理是首先燃气与空气在炉头中进行混合,而后混合气体在燃烧盘上方被点燃,从而达到提供烹调用热量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燃气灶其混合空气部分的效果由于炉头结构的限制都不十分理想,从而时常会发生燃气不能被充分燃烧的情况,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安全燃气炉具。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安全燃气炉具,其包括有外圈炉头、内炉头、聚火盘、送风装置、外炉燃气管和内炉燃气管,所述内炉头为锥形结构,并且其锥头向上插入外圈炉头的腔体内部,所述送风装置设置在内炉头底部,在内炉头的锥面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该通风孔与外圈炉头的腔体相连通,所述外炉燃气管与外圈炉头相连通,内炉燃气管与内炉头相连通,所述聚火盘设置在外圈炉头的上方,聚火盘外侧周边均匀开有斜孔,聚火盘中心面上安装有空心螺栓,该空心螺栓下端与所述内炉头的锥顶相连通,同时空心螺栓上部周边均匀开有与其空心连通的通孔。
所述聚火盘内面上还安装有脉冲电子点火针和热电偶熄火保护针。其中热电偶熄火保护针包括热电偶铜管和传感头,在热电偶铜管和传感头上均通过引线连接有插件,并且所述热电偶铜管外部固定套设有绝缘磁管。
所述通风孔为锥形,其锥顶对着外圈炉头的内腔。
所述外炉燃气管和内炉燃气管通过调节阀连接到燃气总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内炉头插设在外圈炉头中,送风装置设置在内炉头底部,在具体工作的时候,送风装置工作并产生向上的气流,向上的气流自下而上分别进入该内炉头以及外圈炉头中,从而增强外圈炉头以及内炉头中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效果,提升整体燃气灶的燃烧效率以及安全效果。另外,充分混合后的气体聚集冲压喷射燃烧,燃烧充分,污染小,火力大,能耗低,并且火力的大小可以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偶熄火保护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安全燃气炉具,其包括有外圈炉头1、内炉头2、聚火盘3、送风装置4、外炉燃气管5和内炉燃气管6,所述内炉头2为锥形结构,并且其锥头向上插入外圈炉头1的腔体内部,所述送风装置4设置在内炉头底部,在内炉头2的锥面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7,该通风孔7与外圈炉头1的腔体相连通,所述外炉燃气管5与外圈炉头1相连通,内炉燃气管6与内炉头2相连通,所述聚火盘3设置在外圈炉头1的上方,聚火盘3外侧周边均匀开有斜孔8,聚火盘3中心面上安装有空心螺栓9,该空心螺栓9下端与所述内炉头2的锥顶相连通,同时空心螺栓9上部周边均匀开有与其空心连通的通孔10。
本实用新型的聚火盘3内面上还安装有脉冲电子点火针11和热电偶熄火保护针12。其中如图2所示,热电偶熄火保护针12包括热电偶铜管13和传感头14,在热电偶铜管13和传感头14上均通过引线15连接有插件,并且所述热电偶铜管13外部固定套设有绝缘磁管16,所述绝缘磁管16上设有固定安装机构17。通过固定安装机构22将传感器绝缘的安装到智能燃气灶的聚火盘9上,该固定安装机构22可以安装孔或者固定架。本结构的热电偶熄火保护针12,通过在传感器外部套设绝缘磁管,并使得传感器通过绝缘磁管安装在聚火盘9上,使得传感器与聚火盘9、地线之间绝缘,并隔绝了传感器与微型控制电脑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达到准确监测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蓝功厨房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蓝功厨房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1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基板抗氧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基板的涂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