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双玻太阳能电池板跟踪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3597.1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8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徐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聚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太阳能 电池板 跟踪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跟踪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双玻太阳能电池板跟踪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化石燃料减少等问题不断恶化,寻找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成为全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已成为现今人类使用能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太阳能发电则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
在太阳能发电的应用方面,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的运行轨迹由东向西,太阳的光照角度因此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为了提升光伏阵列接收到的辐射量,需要使太阳能电池板时刻跟踪太阳光,保持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电池组件上。而光伏跟踪装置的运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阶段国内外常见的跟踪装置的跟踪方式可分为水平单轴跟踪、斜单轴跟踪和双轴跟踪三种。单轴跟踪使用较多,一般采用:“南北排布,东西跟踪”的方式。一套跟踪系统以电机为动力,使用连接杆等进行动力传动,实现光伏支架整体的旋转跟踪。而现阶段的单轴跟踪系统大多采用单面光伏电池进行发电,普通平单轴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池板通过电机实现单轴转动跟踪太阳光,但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低,发电量有限。
而现今国内外使用双面双玻光伏电池大多为固定安装,采用金属结构支架固定电池板,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季节决定电池板的安装方式和方位,主要分为正南方倾斜安装(有积雪反射)和东西向垂直安装。
固定式安装有以下缺点;
1、正南方倾斜安装受地区气候和季节限制,其背面电池板需要靠地面积雪或其他反射物来提供反射光;
2、东西向垂直安装方式会因季节变化导致发电效率降低;
3、安装均为固定安装,直接受光面发电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双玻太阳能电池板跟踪支架,采用一种上下联动的四连杆机构,使双面双玻光伏电池运用到平单轴跟踪系统中,在实现实时跟踪的同时进行双面发电,显著提高发电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双面双玻太阳能电池板跟踪支架,包括:
上主梁,其转动设置在立柱上,所述上主梁上安装有电池板,所述电池板为双面双玻璃电池板;
下主梁,其转动安装在所述上主梁下端的所述立柱上,所述下主梁上安装有反光板;
电机,其与所述上主梁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上主梁和下主梁通过四连杆机构同步转动,所述电池板的背面位于所述反光板的反光路径上。
优选的,所述上主梁通过上护套转动安装在若干个立柱上端,所述下主梁通过下护套转动安装在所述立柱下端,所述立柱底部通过基桩架设在地面上。
优选的,其中一个立柱上端设置有一回转减速机,所述回转减速机的输入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回转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上主梁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主梁和下主梁为方管结构,所述上主梁上设置有若干个同处一平面的电池板安装架,所述电池板安装在所述电池板安装架上,所述下主梁上对应安装有若干个同处一平面的反光板安装架,所述反光板安装在所述反光板安装架上。
优选的,所述电池板安装架包括有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中央的固定架,所述电池板安装架通过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上主梁上,所述框架和固定架上设置有压块,所述电池板通过所述压块安装在所述电池板安装架上。
优选的,所述反光板安装架由两根横架及对称设置在两根横架之间的四根安装架构成,所述横架中央下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反光板安装架通过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下主梁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反光板通过所述连接柱固定在所述反光板安装架上。
优选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
一对第一连杆,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动支座;
一对第二连杆,其连接一对所述第一连杆的首尾,所述第二连杆由拼接设置的两个半连杆组成,所述半连杆第一端开设有轴孔,第二端设置有卡槽座,所述半连杆第一端通过销轴枢接在一个所述转动支座上,第一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两个卡槽座拼接固定在所述上主梁上,第二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两个卡槽座拼接固定在所述下主梁上。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聚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聚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3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