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分类风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3613.7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7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郑雨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雨童 |
主分类号: | B07B4/02 | 分类号: | B07B4/02;B07B11/02;B07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类 风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中使用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分类风选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垃圾处理过程中,一般物料的分选是通过分级筛筛分选择不同尺寸的物料的,这样的分选物料的装置的缺点是筛分效率低,筛分装置成本高,而且容易损坏,而且不能按照重量区分不同重量的垃圾。现在也有使用风选机进行垃圾分类,现在使用的分选机的结构一般为包括支架和架设在支架上可旋转的转速至少为13转/分钟的滚筒和架设在支架上的分料仓和送风装置,所述分料仓位于所述滚筒后端,所述滚筒的轴心轴由前至后向下倾斜,所述滚筒为由前至后直径逐渐增大的喇叭体形状,所述滚筒的前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分料仓前部底端设有重料收集口,所述分料仓后部底端设置有轻料收集口,所述送风装置与所述滚筒和/或分料仓连通。这样的分选机可以实现垃圾分类风选。但是在应用中其不足之处是整体设备太过于庞大,一般需要十米左右,而且滚筒筛重量比较重,体积过于庞大,成本太高,返修率比较高,后期运行和维护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占用空间小,重量轻,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分选,制造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比较低的垃圾分类风选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分类风选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分料器和位于所述分料器正下方的分料风道,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垃圾入料口,所述分料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壳体中上部,所述分料器位于所述垃圾入料口的下方,所述壳体中下部空间至少间隔设置有重料下落腔和轻料下落腔,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重料分选出口和轻料分选出口,所述重料分选出口与所述重料下落腔连通,所述轻料分选出口与所述轻料下落腔连通,所述轻料下落腔位置远离所述分料风道,所述重料下落腔位置靠近所述分料风道,所述分料风道与可调流量的送风装置连通,所述分料风道顶端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顶端与所述分料器的底端侧端部重合或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分类风选机还可以是:
所述壳体为扁平状盒体,所述分料器为两块顶部搭接的分料斜板,每块所述分料斜板由上至下为由中央向外侧倾斜,两块所述分料斜板顶部位于所述垃圾入料口下方位置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分料风道顶部左右两端,所述两块分料斜板底部与所述分料通道左右两侧的所述出风口顶部重合或者间隔设置,所述壳体中下部位于所述分料风道左右两侧均设置至少一个重料下落腔体和至少一个轻料下落腔体。
两块所述分料斜板顶部位于所述垃圾入料口正下方位置处。
所述分料风道顶部中央设置分风器,所述分风器左右两端部将所述分料风道顶部分为左侧分风道和右侧分风道,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左侧分风道和所述右侧分风道的最外端处,所述分风器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料器底部左右两端可拆卸固定或一体成型。
所述分风器为包括两块由底部至顶部从中央向外向上弯曲的弧形分风板,两块所述弧形分风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两块所述弧形分风板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分料器的底部左右两端可拆卸固定或一体成型。
所述分料风道左右两侧顶端设置有弧形出风板,所述弧形出风板与所述弧形分风板之间形成弧形的所述左侧分风道和右侧分风道。
所述壳体中下部设置至少两块可旋转且位置可调式腔体隔板或至少一圈可旋转且位置可调式的腔体隔圈,所述腔体隔板将所述壳体中下部分隔为所述轻料下落腔和所述重料下落腔,所述重料下落腔位于所述分料风道与所述腔体隔板或所述腔体隔圈内侧之间,所述轻料下落腔位于所述腔体隔板或所述腔体隔圈外侧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
所述壳体为扁平状盒体,所述分料风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块所述腔体隔板,所述腔体隔板前后侧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前后侧内壁相抵,所述重料下落腔位于所述分料风道与所述腔体隔板之间,所述轻料下落腔位于所述腔体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
所述腔体隔板高度至少为70厘米,所述分料风道与所述腔体隔板之间的距离为1-1.5米,所述腔体隔板与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之间距离为1-1.5米。
所述壳体位于所述轻料下落腔和所述重料下落腔顶部由上至下设有弧形过渡,所述弧形过渡为向外凸出的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雨童,未经郑雨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3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报警锁
- 下一篇:人脸识别系统和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