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4295.6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7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闵军辉;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无刷直流电动机由永磁体转子、多极绕组定子、位置传感器(例如霍尔元件)等组成。位置传感按转子位置的变化,沿着一定次序对定子绕组的电流进行换流(即检测转子磁极相对定子绕组的位置,并在确定的位置处产生位置传感信号,经信号转换电路处理后去控制功率开关电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绕组电流切换)。
而在电机运行中,零件的机械摩擦会产生粉尘,粉尘容易进入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进而附着在转子上或者附着在定子线圈的间隙中,影响电机的运行与使用寿命,更有甚者,空气中的铁屑粉尘会进入定子线圈的间隙中,堵住定子线圈之间的间隙并刮伤定子线圈,最终导致电机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粉尘进入定子与转子之间而吸附在转子上或定子线圈上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粉尘进入定子与转子之间而吸附在转子上或定子线圈上的电动工具。
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电机和设于所述电机一端的电机防尘机构,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转子、定子和电机端板,所述电机的所述定子相对所述机壳固定,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转子可一起相对所述定子转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电机端板设于所述电机的一端,并盖设于所述定子的端部,所述机壳包括主体和连接并位于所述主体内的机壳突缘,所述电机防尘机构包括防尘盖和挡板,所述挡板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且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机壳突缘密封相接,所述挡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电机端板密封相接,所述防尘盖与所述电机端板密封相接,所述机壳突缘、所述防尘盖、所述挡板及所述电机端板配合形成密封结构,从而封闭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的间隙。
上述电动工具中,通过防尘盖、挡板与机壳突缘、电机端板配合,从而使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与外界环境隔离,从而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粉尘进入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中并吸附在转子上或定子线圈上,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端板包括外缘和内缘,所述防尘盖与所述外缘密封相接,所述挡板与所述内缘密封相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为霍尔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所述主体和所述电机的所述定子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机壳突缘与所述主体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允许冷却风流经的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后罩,所述后罩与所述机壳的所述主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罩包括空腔,所述后罩的所述空腔与所述机壳突缘和所述主体之间的间隙连通,以形成允许冷却风流经的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转子一端的端盖及紧固件,所述端盖位于所述转子和所述紧固件之间,并由所述紧固件限制其轴向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轴承,所述机壳突缘包括容纳所述轴承的容纳腔,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端部,并与所述机壳突缘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工具为角磨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4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