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自然水体中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4385.5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毛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H02J7/35;C02F101/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自然 水体 中的 太阳能 反应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反应器装置,具体涉及利用水体土著反硝化细菌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重金属和硝态氮的一种应用在自然水体中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一直是当前最常见的复合污染。富营养化是当前常规污染中的重要表现,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加,特别是工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水排入附近的天然水体,增加了这些水体的营养物质负荷量,其本质问题是水体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由此造成系统丧失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能力与系统平衡失稳,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速度。而且在污水的排放过程中,污染物重金属在水体水体中的存留也日益增多,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留、积累及迁移性等特点增加了水体重金属净化的难度。同时,由于重金属有来源广、残留时间长、具有积累性、不可降解、能沿食物链转移等特点,不仅危害着渔业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对硝态氮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水体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
现有的对于受污染水体的治理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生态修复四大类,并且很多水处理方法工艺流程已经很成熟,但对于水体、河流等开放水体的治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从经济成本及资源化等角度出发,探索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水体重金属净化方法及装置是当前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自然水体中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装置。
一种应用在自然水体中的太阳能厌氧反应器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进水干管、出水干管、内回流管、泵、蓄电池、光电控制器、逆变器和发电机;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釜、电加热组件和太阳能光伏组件,厌氧反应器顶部设置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反应釜为竖直设置的密闭罐体,反应釜分为反应釜上部、反应釜中部和反应釜下部,反应釜上部内设置三相分离器,反应釜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干管连接;所述的反应釜中部内设有填充格;反应釜下部内设置有布水器,布水器通过所述的泵与所述的进水干管连接,所述的进水干管与出水干管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内回流管;所述的厌氧反应器侧壁内设置有空心夹层,所述的电加热组件设置在空心夹层内并均匀分布在厌氧反应器侧壁上;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与所述的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与所述的光电控制器连接,光电控制器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与所述的发电机的控制系统连接,发电机与电加热组件和泵连接。
而且,所述的填充格径向设置为10~30个,轴向设置为15~40个,填充格主要功能是填充填料。
而且,所述的出水干管上设置有出水调节阀,出水干管的另一端连接待处理水体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干管上设置有进水调节阀,进水干管的另一端连接待处理水体进水口;所述的内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调节阀。
而且,所述的反应釜上部和反应釜下部的外表面是圆弧形,反应釜上部和反应釜下部高0.2~0.4m,底部高0.2~0.4m;反应釜中部为圆柱形,直径为0.5~1m,高1~3m。
而且,所述的反硝化细菌活化填充料采用分格填充的办法填充在反应釜中部内,密填总高度为反应釜总高度的75%~90%,反硝化细菌活化填充料与反应釜顶部的距离为反应釜总高度的10%~25%,工艺起始阶段一次性投加量1000~4000 mg/L。
而且,所述的电加热组件由n组并联的电热丝构成,10≤n≤40,电热丝在竖直方向上呈S型,并且电热丝整体沿反应釜轴向环绕呈环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太阳能厌氧反应器中利用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净化方法,通过激活水体本土的反硝化细菌,使得反硝化细菌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值,并且用水体本身代替传统的有限生物反应器,大大释放了反硝化细菌生长空间,充分发挥反硝化细菌大量繁殖过程中对硝态氮产生的强大的分解能力,提高反硝化细菌的有效生物量和功能性,重组、完善和优化水体微生物生态系统,进而强化建立微生物中心枢纽作用,促进水体恢复自我调节能力,从而高效去除诱发藻类过度生长的N、P等相关污染物,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悬浮藻类、悬浮颗粒含量,降低浊度,增加透明度,提升水体溶解氧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水质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物料平衡状态,最终达到并保持水体自净的生态修复目的。
(2)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投资和运行费用低,适应条件范围广,可在各种天然水体甚至人工水体的生态修复中广泛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4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检知退钞币类型的清分机
- 下一篇:浴室柜(17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