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套伤皮下组织削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5589.0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5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蒙德鹏;林浩东;欧阳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0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套伤 皮下组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脱套伤皮下组织削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和工业化的进展,创伤性软组织脱套伤是创伤骨科和整形外科急诊常见的病症,因为自身皮肤的稀缺性,原则上需要急诊清创并打薄皮下组织进行回植。手术打薄过程多采用手持刀,剪等人工方式。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操作非常的费时又费力,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了创伤暴露;2、每次操作的力不同,影响了皮肤打薄的一致性。
申请号为“201120025487.0”、授权公告号为“CN 201949102 U”、名称为“一种皮下脂肪组织游离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皮下脂肪组织游离刀,包括防护板和手术刀,所述的防护板采用护板,护板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护板的一部分和手术刀的一部分通过垫片相连接,护板的另一部分和手术刀的另一部分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手术刀采用组合手术刀。该实用新型提出的皮下脂肪组织游离刀,有一定的使用意义。但切削皮下脂肪时候需要顺刀轴方向抖动,这个方向上仍不能解决摩擦力大的问题,仍然会造成皮肤卷曲,甚至穿破;人工推动手术刀片前进的切削方式,速度较慢,影响切削效率和手术效果。
申请号为“201310087806.4”授权公告号为“CN 103211639 B”、名称为“一种皮下组织脂肪清除器”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皮下组织脂肪清除器,包括呈叉形的把手,一刀架的圆形端与设在把手叉部的一侧支上的通孔配合,该刀架的矩形端与一旋钮一端的矩形孔配合,该旋钮与一螺套的内壁螺纹配合,所述螺套的外壁与设在把手叉部的另一侧支上的通孔配合;在所述把手叉部的另一侧支上设有止转螺钉孔;一止转螺钉与设在所述把手叉部另一侧支上的止转螺钉孔配合,该止转螺钉的一端与所述螺套的外壁对应接触;一刀片的一面与刀架的中部紧贴,并通过两颗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刀架上;在所述把手柄部内设有一起子,该起子的握把与所述把手柄部的内壁螺纹配合连接,并与所述止转螺钉相适配。该实用新型提出的皮下脂肪组织游离刀没有设计对抗切割部件的托垫,需要人工对抗,对松弛皮肤操作容易在切割过程中割破皮肤,且切削的方式简单,张力不平均,切割不平整,影响效率及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脱套伤皮肤的打薄处理的脱套伤皮下组织削割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套伤皮下组织削割装置,包括基座、刀体,其中:
所述基座为“匚”字形,该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过第一长杆,该第一长杆与基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通孔一侧的第一长杆上安装所述刀体,该第一通孔另一侧的第一长杆设有螺旋锥齿轮副,所述螺旋锥齿轮副上安装手摇手柄。将脱套伤皮紧压在刀体与基座之间,保证了打薄过程的稳定性。利用利用手摇手柄带动刀体进行旋转,加快了打薄皮肤的速度,减少了手术时间,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通过手摇手柄的旋转速度控制刀刃在脱套伤皮下组织的压力,让切割的厚度可控、均匀。
优选地,在所述基座的第一通孔对称位置处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内设有内螺纹;
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过第二长杆,该第二长杆上形成外螺纹,所述第二长杆与基座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通孔一侧的第二长杆上安装垫托,所述垫托与刀体相对,该第二通孔另一侧的第二长杆上设有把手。所述垫托可由木制材料制成,能保证与皮肤一定的接触面,起到保护固定皮肤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刀体的刀刃呈扇叶状,刀体由圆形刀架的扇芯周向布设可拆卸的6-8片刀刃组成。刀体的刀刃通过可更换卡槽可随时更换,保证锋利度,同时保证卫生。
优选地,所述的刀体的外侧安装保护罩,该保护罩的下缘与刀体下缘齐平。所述保护罩有一定宽度,木质材料制成,保护罩的下缘与刀刃最低点平齐。保护罩与垫托相对,能保证与皮肤一定的接触面,起到保护固定皮肤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长杆在位于第一通孔的两侧处分别设有使第一长杆限位用的一圈挡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手术关键限速环节---打薄皮肤的效率,加快手术时间;
2、保证操作的有效性;
3、可调节皮肤打薄厚度,适用于各种脱套伤皮肤的打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其中:
1-基座11-第一通孔 12-第二通孔
2-刀体3-第一长杆31-手摇手柄
4-螺旋锥齿轮副5-第二长杆6-垫托
7-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5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