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绿藻喷涂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7160.5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敏;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安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A61L2/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系 冷却塔 绿藻 喷涂 杀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绿藻喷涂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工业设备采用水冷却,然而,循环冷却水系统与空气充分接触,易进入灰尘杂物,带进大量微生物孢子。循环冷却水与空气接触充分富含氧气,且多有大量无机盐,再加上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使水温不断增加,利于藻类菌类生长。大量藻类滋生,绿藻对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危害主要有:影响传热效率,增加能耗;影响水处理剂作用的发挥;增加设备腐蚀;堵塞管道等,因此需要对绿藻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绿藻喷涂杀菌装置,该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绿藻喷涂杀菌装置和冷却塔配合使用,能有效祛除冷却塔壁上已滋生的绿藻,该装置设置有三个盛药箱和三个液泵,用于输送不同的除藻除菌药剂,配合不同的除藻除菌药剂,可同时对不同的藻类和细菌进行清除和预防,喷管围绕冷却塔的内壁转动,可对冷却塔壁进行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喷涂,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绿藻喷涂杀菌装置,包括冷却塔壁、齿环和支架,所述齿环安装在冷却塔壁的内部的上部,冷却塔壁的内部的下部安装有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配合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纵向安装有喷管,喷管的上端部固定在支架的下表面上,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环啮合,所述支架的中心处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的上表面设置有液泵,电机和液泵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液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液管与喷管的输入口连接,液泵的输入端通过旋转连接装置与第一导液管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导液管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冷却塔壁的外表面上的盛药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由三块薄板组成,三块薄板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三块薄板的下表面均固定有喷管,喷管的下端均安装在支撑座上,三个支撑座均配合安装在环形导轨上,所述液泵、旋转连接装置、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和盛药箱的数量也均为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呈倒“凹”字形,支撑座的下部安装有滚轮,支撑座的凹槽内的两侧也安装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管的侧面纵向均匀排列有喷头,喷头的输入管为并联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连接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槽,槽内设置有轴承,轴承与第一导液管的端部配合安装,第一导液管的管壁端部为圆弧状,旋转连接装置的对应位置也设置有圆弧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绿藻喷涂杀菌装置和冷却塔配合使用,能有效祛除冷却塔壁上已滋生的绿藻,该装置设置有三个盛药箱和三个液泵,用于输送不同的除藻除菌药剂,配合不同的除藻除菌药剂,可同时对不同的藻类和细菌进行清除和预防,喷管围绕冷却塔的内壁转动,可对冷却塔壁进行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喷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塔壁、2蓄电池、3盛药箱、4第一导液管、5第二导液管、6旋转连接装置、7支架、8液泵、9电机、10齿环、11齿轮、12支撑座、13喷头、14喷管、15环形导轨、1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安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安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71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步进驱动的位置随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