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级油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7772.4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7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杰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11410 | 代理人: | 石宝忠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行业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级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排出的制冷气体中不可避免的带有少量的冷冻机油,进入制冷系统的冷冻机油将影响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蒸发器的导热效率,从而降低制冷效果,这种情况在低温制冷系统中尤其严重,因此,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油气分离器,以减少制冷系统的制冷气体(带有少量的冷冻机油)中的含油量。在目前市场常用油分离器的分油效率仅在80%左右。
因此,研制出一种高效的油气分离器来提高分油效率,成为业内人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高效的油气分离器来提高分油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级油气分离器,包括:容器,由外壳体包围,容器包括上段和下段,上段是一级油气分离器并且下段是二级油气分离器,一级油气分离器包括一级油气分离单元并且二级油气分离器包括二级油气分离单元;进气管,其被设置在容器的顶部,与一级油气分离器连通,用于向一级油气分离器提供原油气混合物;一级回油管,其被设置在一级油气分离器的侧壁上,用于将在一级油气分离器中分离出的第一油份导出;二级回油管,其被设置在二级油气分离器的侧壁上,用于将在二级油气分离器中分离出的第二油份导出;出气管,其被设置在二级油气分离器的侧壁上,在二级油气分离器中分离出的气体通过其导出。
另外,一级油气分离单元由内壳体包围,其可以包括:一级过滤棉,其为中空的管状,管壁为过滤棉,与进气管同轴地设置,用于首先过滤原油气混合物;一级导气管,其为中空的管装,与进气管同轴,并被设置在内壳体与一级过滤棉之间,用于引导原油气混合物;一级附油滤网,其被设置成垂直地贯穿一级过滤棉和一级导气管,用于吸附原油气混合物中的油份;一级附油挡板,其被设置在一级附油滤网的下面并且与其平行,用于收集原油气混合物中的油份;一级排气口,其被设置在一级油气分离器的侧壁上,一级油气分离器中分离后的第一油气混合物通过其排到二级油气分离器。
另外,一级油气分离器还可以包括第一回油机构,并且第一回油机构可以与内壳体的内侧壁连接。
另外,二级油气分离单元可以包括:外壳体内隔板,其将容器的空间分隔成上段和下段,并且其具有多个孔;二级过滤棉,其为中空的管状,管壁为过滤棉,与进气管同轴地设置,用于首先过滤第二油气混合物;二级导气管,其为中空的管装,与进气管同轴,并被设置在外壳体与二级过滤棉之间,用于引导第二油气混合物;二级附油滤网,其被设置成垂直地贯穿二级过滤棉和二级导气管,用于吸附第一油气混合物中的油份;二级附油挡板,其被设置在二级附油滤网的下面并且与其平行,用于收集第一油气混合物中的油份。
另外,二级油气分离器还可以包括第二回油机构,并且第二回油机构可以与外壳体的内侧壁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双级油气分离器还可以包括回油口,并且回油口可以用于与压缩机连接以将第一油份和第二油份送回压缩机。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双级油气分离器还可以包括三通,并且三通用于连通一级回油管、二级回油管和回油口。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双级油气分离器还可以包括安装底座,并且安装底座用于支撑容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双级油气分离器可以用于分离制冷系统的制冷气体中含有的油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双级油气分离器,油气混合物中的99.99%的油份被分离在双级油气分离器内,从而制冷系统中的油份非常少,因此,大大提高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及蒸发器的导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双级油气分离器在制冷系统中不但起到油气分离的作用同时还兼具过滤器和消音器的作用(两套过滤棉和两套附油滤网能够把少量制冷系统中的细小杂质储存在双级油气分离器中)。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先进,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级油气分离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杰,未经蔡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7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