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7947.1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2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林煜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模组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指纹模组多数设置较大面积的指纹采集区,从而导致目前的手机指纹模组占用手机的过多空间,进而导致用户体验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用户体验的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纹模组,其中,所述指纹模组具有微缝指纹采集区和排列于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内的多个指纹采集模块,每一所述指纹采集模块包括一个谐振发射器和一个谐振感应器,所述谐振发射器向用户手指纹路发射谐振信号,所述谐振感应器接收用户手指纹路反射过来的谐振信号,以对用户指纹进行采集或识别。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指纹模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覆所述指纹模组,并设有覆盖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的谐振透过区,每一所述谐振发射器经过所述谐振透过区发射谐振信号,每一所述谐振感应器经过所述谐振透过区接收谐振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指纹模组具有微缝指纹采集区,而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排列有多个指纹采集模块,每一个指纹采集模块包括一个谐振发射器和一个谐振感应器;利用所述谐振发射器向用户手指纹路发射谐振信号,所述谐振感应器感应用户手指纹路反射过来的谐振信号,从而可以根据反射过来的谐振信号生成用户指纹图像,进而使得所述指纹模组可以采集用户指纹,并且有效减小了指纹模组占用空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指纹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截面局部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前盖和边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采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纹模组100,所述指纹模组100微缝指纹采集区10和排列于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内10的多个指纹采集模块20,每一所述指纹采集模块20包括一个谐振发射器21和一个谐振感应器22(图1阴影部分所示)。所述谐振发射器21向用户手指纹路发射谐振信号,所述谐振感应器22接收用户手指纹路反射过来的谐振信号,以对用户指纹进行采集或识别。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指纹模组100每次可以采集到用户手指与该微缝指纹采集区10相对区域的指纹信息。当用户手指纹路按一定方向经过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10,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10的多个指纹采集模块20连续采集用户的部分指纹信息,从而所述指纹模组100根据连续多次采集到的部分指纹信息生成指纹图像,以实现指纹采集。所述指纹模组100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10呈一条微缝状。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10具有长度L和宽度W。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10的长度L范围是10mm~20mm。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10的宽度W范围是0.5mm~5mm。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10呈一条椭圆形微缝状。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指纹采集模块20排列于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10的同一平面上。即多个所述谐振发射器21和多个所述谐振感应器22也是处于同一平面上。通过所述谐振发射器21发射谐振后,所述谐振感应器22接收用户手指纹路反射过来的谐振信号,从而可以获得发出谐振到接收反馈谐振的时间差,进而根据谐振发射速率可以计算出用户手指纹路反射谐振处距离所述指纹采集模块20的距离。由于多个所述谐振发射器21均在同一平面出发射谐振,多个所述谐振感应器22也是在同一平面内感应谐振,进而提高所述指纹模组100的指纹采集精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指纹采集模块20沿所述微缝指纹采集区10长度方向单列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7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虹膜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合物复合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