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电导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8380.X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4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平方;钱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杉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N1/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姜佩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电导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超声电导探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外敷药物是靠皮肤自身的吸收能力,吸收剂量较低,而且时间长、效果差。超声波探头则是通过超声波提高皮肤的通透性,从而促使药品经皮肤进入人体。但是仅凭借超声波,导入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电疗的超声电导探头。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声电导探头,用于辅助治疗药物导入皮肤,其包括壳体、容纳于壳体内的超声波晶片及设置于壳体的底部且对应于超声波晶片的超声电导贴片,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及组装于本体的上壳及下壳,所述壳体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电极贴片及第二电极贴片,所述第一、第二电极贴片之间未形成导电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贴片包围所述超声电导贴片。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部分覆盖本体上表面,第一电极贴片设置于本体上表面而裸露出来,第二贴片及超声电导贴片则设置于下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贴片与第二电极贴片通过导电膜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电导贴片由304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电导探头,通过电脉冲致孔与超声、电脉冲导入,促进可透皮吸收的药物经皮肤导入人体,发挥药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电导探头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电导探头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电导探头进行非限制性地说明,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地理解所述的技术内容。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电导探头,主要用于增加皮肤组织的通透性,加速药物透过皮肤导入体内,发挥快速治疗作用,其包括壳体1、容纳于壳体内的超声波晶片2及设于壳体上表面的第一电极贴片3。所述壳体1包括本体11及通过螺栓7组装于本体的上壳12及下壳13。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对应于超声波晶片2的超声电导贴片4。所述超声电导贴片由304不锈钢制成,确保了导入的卫生、安全。所述超声电导探头通过线缆8与主机连接。所述下壳13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过42摄氏度时,探头会自动作断电保护,防止烫伤皮肤。
所述壳体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电极贴片3及第二电极贴片6,所述第一、第二电极贴片之间未形成导电通路。具体来说,所述上壳12部分覆盖本体11的上表面,第一电极贴片3设置于本体11上表面而裸露出来,第二贴片6及超声电导贴片4则设置于下壳13,且所述第二电极贴片6呈环形,其包围所述超声电导贴片4,以便于同时进行药物导入及电疗,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所述第一电极贴片3与第二电极贴片6本身是未形成导电通路的,使用时是可通过导电膜(未图示)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声电导探头,通过电脉冲致孔与超声、电脉冲导入,促进可透皮吸收的药物经皮肤导入人体,发挥药物的作用。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内容不是对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制,事实上,凡以相同或近似原理对所述技术方案进行的改进,包括各部分的形状、尺寸、所用材质的改进,以及相似功能元件的替换,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杉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杉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83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