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8397.5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5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善云;刘鹏;孙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4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62 | 代理人: | 黄国豪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
背景技术
电子内窥镜是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它将所要观察的腔内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光学系统成像投射到尺寸极小CCD(图像传感器)上,然后通过信号线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上,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供医生观察和诊断。
由此电子内窥镜前端部的空间显得十分珍贵,为了在进入人体时尽量减少病人痛苦和不适感,前端部的体积要尽量小已经成为医生和患者十分迫切的需求。而目前市场所存在的电子内窥镜要想获得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图像必须加大CCD(图像传感器)的尺寸。
参照图1和图2,图1和图2是现有电子内窥镜前端部的示意图,前端部1包括中空套管11,中空套管11内设置图像传感器12和物镜13,物镜13的光路沿轴线布置,而图像传感器12则垂直于物镜13的光路设置,由于一般前端部1都是呈圆管设置,且前端部的体积不能过大,故图像传感器12的设置面积受到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显示图像质量的内窥镜。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前端、第一物镜组件、第二物镜组件、反射镜组件和图像传感器,第一物镜组件和第二物镜组件并排地设置在前端上,第一物镜组件的光轴平行于第二物镜组件的光轴,反射镜组件设置在前端内,第一物镜组件向反射镜组件输出第一光信号,第二物镜组件向反射镜组件输出第二光信号,图像传感器平行于第一物镜组件的光轴地设置在前端内,图像传感器接收由反射镜组件反射输出的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两个物镜组件获取两个具有视差的图像信号,使得本内窥镜能够实现3D 成像,相比于二维成像,3D成像提供具有纵深的图像,继而使得医生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本内窥镜将图像传感器平行于光轴地设置,使得平置的图像传感器相比于纵置的,平置的图像传感器有更多的放置空间,继而使得图像传感器的面积能够更大,而通过反射镜对光路进行调整即可实现,结构简单,且能够获取更高的分辨率和更高的清晰度,继而能够提高内窥镜显示图像的整体质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光信号投射在图像传感器的第一靶区;第二光信号投射在图像传感器的第二靶区;第一靶区和第二靶区沿垂直于第一物镜组件的光轴的方向布置。
由上可见,对于图像传感器上靶区的分布设置,可以采用并排式地设置,其能够简化光路,减少光学器件的设置,达到简化结构的效果,最终能够缩小前端的体积。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反射镜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用于反射第一光信号,第二反射镜用于反射第二光信号;第一光信号投射在图像传感器的第一靶区;第二光信号投射在图像传感器的第二靶区;第一靶区和第二靶区沿第一物镜组件的光轴的方向布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物镜组件的光轴和第二物镜组件的光轴形成的平面平行于图像传感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靶区位于相对于第二靶区靠内的位置上;第一物镜组件和第一反射镜之间设置有传像柱。
由上可见,靶区的分别设置,还可以沿光路方向布置,为了使两光信号相互不干扰地传输,可分别单独地设置反射镜,使得第一靶区和第二靶区能够获得更大的投射面积,继而更进一步地提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靶区和第二靶区在图像传感器上均呈铺满设置;传像柱和第一反射镜之间设置有第一偏转棱镜;第二物镜组件和第二反射镜之间设置有第二偏转棱镜。
由上可见,为了更进一步地使靶区能够获得更大面积,将靶区成铺满地设置,而这需要通过光路的调整并采用偏转棱镜进行光路调整,使得光信号能够完整地投射到图像传感器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前端成中空管状设置,图像传感器设置在前端的中部位置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物镜组件和第二物镜组件位于图像传感器的第一侧上,前端内在位于图像传感器的第二侧上还设置有进水通道、出水通道、照明通道和/或器械通道。
由上可见,将图像传感器设置在中部,能够使图像传感器的设置面积达到最大,而图像传感器在第二侧上还能够具有空间设置进水通道、出水通道、照明通道和/或器械通道等,提高本案内窥镜的实用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内窥镜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内窥镜前端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83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抗体的试纸条
- 下一篇:一种检测犬副流感病毒抗体的试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