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工具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8644.1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3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夏江华;杨丽;王立波;陈亮;王银;杨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54;H02J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多功能 工具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工具箱。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与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人们出行在外所携带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包括各种常见的工具以及移动办公通讯设备,比如手机、MP3、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一系列的电子产品,物品常常通过物品箱来收纳,各种工具、生活用品以及电子产品大多放在一起,可见现有的物品箱存在以下的问题:(1)、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在外办公的需求,对于小型的电子设备,如手机、MP3、平板电脑登可以通过移动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而对于笔记本而言,目前还没有一种便携式充电工具箱对其进行充电,电池的续航能力一般在3-4个小时左右,在一些偏远地区,无法实现在外办公;(2)、在一些突发情况下,无法实现报警及照明的功能,提供野外应急帮助;(3)、物品之间的存放杂乱无章,一些液体的物品经常同电子产品放在一起,在一些颠簸的工况下,液体可能会洒到电子设备上,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工具箱,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对移动设备的充电,提高物品管理效率,同时提供照明和报警功能,增加其野外应急能力,提高抗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工具箱,包括相互铰接配合的箱盖和箱体,它还包括位于箱体内部的蓄电池、照明组件以及报警组件,其中,所述的箱体中设置有绝缘隔板,绝缘隔板将箱体内部空间划分为工具存放区、蓄电池存放区以及接口区,箱体内壁以及绝缘隔板的两侧设置有柔性体,待存放的工具放置在工具存放区中,蓄电池存放区的底面上设置有电池安装板,蓄电池固定在电池安装板上,接口区的底部设置有接口安装板,接口安装板上安装有DC-DC转换器以及DC-AC逆变器,DC-DC转换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移动设备直流充电接口,DC-AC逆变器上设置有移动设备交流充电接口;
照明组件由内照明电路和外照明电路组成,内照明电路由开关I、LED灯I以及蓄电池电联组成,外照明电路由开关II、LED灯II以及蓄电池电联组成,开关I和开关II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LED灯I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LED灯II安装在箱体的外壁上;
报警组件由安装在箱体内壁上的报警开关以及报警器组成,报警开关、报警器以及蓄电池电联。
所述的工具存放区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中安装有限位板。
所述的蓄电池存放区中设置有至少两个蓄电池安装位,相邻的两个蓄电池安装位之间设置有档位块。
所述的柔性体为减震海绵。
所述的DC-DC转换器为24V-5V转换器。
所述的蓄电池上设置有电量指示灯。
所述的箱盖上设置有透明的可视窗口。
所述的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LED灯II的安装槽。
所述的蓄电池存放区所在一侧的箱体外壁上设置有散热孔。
所述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减震孔,减震孔安装安装有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箱体上设置有照明组件以及报警组件,实现了工具箱的照明及报警功能,特别地,照明组件可以实现内部照明和外面的照明,增加了其野外应急能力,同时,照明组件以及报警组件均采用内部供电的方式,不需要外部供电,使工具箱的功能更加合理、便捷;
(2)、箱体内部设备有蓄电池,提供了DC-DC转换器以及DC-AC逆变器,实现了直流变压、直流变交流的转换,可以分别给小型的移动设备进行直流充电,也可以给电脑进行充电,实现了工具箱的野外作业;
(3)、在箱体内部设置有柔性体及减震器,提高了工具箱的抗震能力,避免了由于颠簸的工况引起的工具及电子设备损害;
(4)、在箱体内部设置有限位板,实现了工具的分类管理,避免了由于物品过多,摆放不整齐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剖视图;
图4位本实用新型限位卡槽与限位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5位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8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