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擦防噪音中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8702.0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德科东昌汽车座椅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6 | 分类号: | B60N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203 | 代理人: | 顾雯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噪音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摩擦防噪音中扶手。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作为车辆用于人乘坐的载体,在满足各种功能的前提下,还要满足乘坐的安全、舒适性。为了符合上述要求,汽车座椅的后排中间一般会设计中扶手,当后排乘客旅途中累了,可以将中扶手翻折下来,把手臂放在上面休息,不用的时候,即可翻折起来,体现座椅的多功能性,同事提高乘坐舒适性。目前的中扶手在翻折过程中容易与两侧的座椅摩擦产生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因中扶手皮或者PVC面料与塑料件相互摩擦而产生异响的防摩擦噪音中扶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擦防噪音中扶手,包括中扶手本体、安装在所述中扶手本体外侧的连接板以及盖板,其中,
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有开孔;
所述中扶手本体的表面套设面套,该中扶手本体的两侧分别伸出横轴,所述横轴安装在连接板的开孔内使所述中扶手本体与所述连接板轴接;
所述盖板插入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朝向中扶手本体的一侧形成凹凸摩擦层,所述凹凸摩擦层的轮廓范围大于连接板与中扶手本体相互旋转时对应的轮廓范围,该凹凸摩擦层与中扶手本体的面套形成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凹凸摩擦层为条状凹槽及线线条状凸起交叠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凹凸摩擦层为条状凹槽及线线条状凸起间隔组成。
更进一步,所述的凹凸摩擦层的条状凹槽、线线条状凸起的延伸方向与中扶手本体、连接板间的旋转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连接板设置凹凸摩擦层,此凹凸摩擦层与中扶手本体的面套相互摩擦,改变了原先连接板的光滑表面直接与面料的中扶手本体的面套的进行摩擦,消除摩擦异响,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翻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中扶手本体2-连接板 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摩擦防噪音中扶手,包括中扶手本体、安装在所述中扶手本体外侧的连接板以及盖板,其中,
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有开孔;
所述中扶手本体的表面套设面套,该中扶手本体的两侧分别伸出横轴,所述横轴安装在连接板的开孔内使所述中扶手本体与所述连接板轴接;
所述盖板插入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朝向中扶手本体的一侧形成凹凸摩擦层,所述凹凸摩擦层的轮廓范围大于连接板与中扶手本体相互旋转时对应的轮廓范围,该凹凸摩擦层与中扶手本体的面套形成过盈配合。
所述的凹凸摩擦层为条状凹槽及线线条状凸起交叠组成。
实施例2:
其余同实施例1的摩擦防噪音中扶手,其中所述的凹凸摩擦层为条状凹槽及线线条状凸起间隔组成。
实施例3:
其余同实施例1的摩擦防噪音中扶手,其中所述的凹凸摩擦层为条状凹槽及线线条状凸起间隔组成。
所述的凹凸摩擦层的条状凹槽、线线条状凸起的延伸方向与中扶手本体、连接板间的旋转方向相同。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德科东昌汽车座椅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德科东昌汽车座椅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8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塑料饰板的消音结构
- 下一篇:座椅靠背把手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