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计算机外设接口的转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8967.0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陈颖;申伟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国建全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 外设 接口 转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外设接口的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自助终端设备中部件大都是USB通信或串口通信,但是部件数据线在样品测试、部件停产、升级变更后售后工程师对部件的更换、维修工程师对现场返回部件的维修过种中,对线缆的需求存在以下问题:
1)样品测试时,很多部件厂商不提供自带线缆,测试人员只能临时手工焊接满足当前测试需要。造成时间的浪费且手工制作会出现接触不良、无屏蔽层造成通信失败的情况;另外部件厂商提供的自带线缆长度太短,无法满足测试平台的搭建;
2)部件停产、升级变更后,售后工程师需要对银行网点的设备内部件进行更换,此时如果部件接口变更,需要将原整机线束中对应数据线拆除重新布线,造成时间浪费且不易操作;
3)现场故障模块返回备件中心时只有模块本身,无通信线缆,为维修测试带来很大阻碍。
基于上述因素,设计一种基于计算机外设接口的转接装置,既可以用于USB通信部件又可以用于串口通信部件,为测试、部件停产和升级更换、维修带来极大便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自助终端设备测试过程中使用的线缆无法满足测试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外设接口的转接装置,以集成USB通信部件与串口通信部件,更好的解决测试人员、售后人员、维修人员工作中的用线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计算机外设接口的转接装置,其结构包括至少一条USB2.0信号线缆。USB2.0信号线缆的两端分别具有USB/A型连接器;转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条USB延长线、至少一条串口线缆或者至少一条串口延长线,且USB延长线、串口线缆或者串口延长线的其中一端与USB2.0信号线缆的其中一个USB/A型连接器对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涉及USB延长线的另一端具有USB/B型连接器、Mini USB/B型连接器或Micro USB/B型连接器中的一种。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涉及串口线缆的另一端具有D型数据接口连接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涉及串口延长线的另一端具有D型数据接口连接器,串口延长线通过D型数据接口连接器连接外部工控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计算机外设接口的转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基于采用USB2.0信号线缆,可满足一种USB部件接口类型设备通信,通过进一步对接具有不同接口类型的线缆,用于USB通信部件或者串口通信部件,更好的解决测试人员、售后人员、维修人员工作中的用线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USB2.0信号线缆,2、USB/A型连接器,3、USB延长线,
4、USB/B型连接器,5、Mini USB/B型连接器,6、Micro USB/B型连接器,
7、串口线缆,8、D型数据接口连接器,9、串口延长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计算机外设接口的转接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计算机外设接口的转接装置,其结构包括USB2.0信号线缆1。USB2.0信号线缆1的两端分别具有USB/A型连接器2。
转接装置还包括USB延长线3,USB延长线3的其中一端与USB2.0信号线缆1的其中一个USB/A型连接器2对接,延长线的另一端具有USB/B型连接器4。
当然,根据实际使用,结合附图2、3也可以选用端部具有Mini USB/B型连接器5或Micro USB/B型连接器6的USB延长线3代替端部具有USB/B型连接器4的USB延长线3。
本实施例中的转接装置用于USB通信部件。
实施例二:
如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计算机外设接口的转接装置,其结构包括USB2.0信号线缆1。USB2.0信号线缆1的两端分别具有USB/A型连接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8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