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排上料双机械手卸料的自动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0352.1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孟伟;孔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和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16 | 分类号: | B21D7/16;B21D43/10;B21D45/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陈荣立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排上料 双机 卸料 自动 上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弯管机对油管进行加工过程中采用的双排上料双机械手卸料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弯管机缺乏自动上下料的设备,只能依靠人工,将直油管一根一根放置在气动式夹具上,加工完成后,再人工下料,这样不仅效率低、速度慢、工作连续性差。而且在弯管机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有一个工人在旁边一根接一根不间断的给弯管机上料,而且,为了保证弯管机连续工作,还必须始终有一个工人在旁边一根接一根地把弯折成型的弯油管从气动式夹具拿出,换句话说,想要弯管机连续工作,必须专门付出两个劳动力的代价,将他们分别锁定在上料工位上和出料工位上,其人工成本高。特别是发动机上两种成套的油管,加工时需要同时将两种油管放入弯管机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又同时卸料,得需要3-4个工人才能完成加工。
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对于加工两种成套油管的自动化、机械化的弯管机自动上下料装置的需求日益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排上料双机械手卸料的自动上下料装置,该自动上下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能够全自动化完成管件的上料—弯管—卸料,而且采用双拼上料、双机械手卸料,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排上料双机械手卸料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对管件进行上料、排料以及检测管件长度的料斗机构;
用于将管件从料斗机构中抓取后放入加工设备进行加工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料斗机构末端的上方;
用于将加工完成的管件从加工设备中取出的卸料机械手,所述卸料机械手至少为两个,料机械手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位于加工设备出料口的两侧;
用于输送加工完成管件的输送带机构。
进一步优选,所述料斗机构包括料斗机架、至少两个上料装置、定位装置、托料升降气缸和前进气缸,所述两个上料装置排列设置在料斗机架的顶部,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料斗机架端部并且位于上料装置的外侧,所述托料升降气缸和前进气缸均设置在料斗机架底部并且与上料装置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料装置的一侧由外向里设有固定V型槽和活动V型板,上料装置的另一侧由外向里设有活动U型板、固定U型槽和固定V型槽。
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固定座、定位滑块、定位气缸和长度测量传感器,所述定位固定座顶部上设有定位滑轨,定位滑块设置在定位滑轨上,所述定位气缸设置在定位固定座上,定位气缸与定位滑轨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长度测量传感器设置在定位气缸的一侧,长度测量传感器的一端与定位滑块连接。由定位装置将上料装置中的第一排料,统一拍至上料装置端面定位,同时可以检测产品长度精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料机构包括龙门架、横移装置、横移气缸和升降装置,所述龙门架顶部两端设有横移滑轨,所述横移装置设置在横移滑轨上,所述横移气缸设置在龙门架上并且位于横移装置的后方,横移气缸的气杆与横移装置连接,横移气缸能够使横移装置前后移动,升降装置设置在横移装置上,升降装置底部设有用于捉取管件的气爪,所述横移滑轨的一端设有缓冲装置。
进一步优选,所述升降装置为两个,升降装置顶部设有气缸。
进一步优选,所述卸料机械手包括卸料横板、第一卸料气缸、第二卸料气缸、旋转轴、连接杆、卸料横滑轨和卸料气爪,所述第一卸料气缸和卸料横滑轨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卸料滑板设置在卸料横滑轨上,第一卸料气缸的气杆与卸料滑板连接,所述第二卸料气缸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卸料滑板活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卸料竖板连接,卸料竖板设有第三卸料气缸,卸料气爪通过卸料竖滑轨与卸料竖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输送带机架、输送带和隔离杆,所述输送带设置在输送带机架的顶部,所述输送带机架顶部设有第一输料口和第二输料口,第一输料口和第二输料口位于输送带机架的同一侧,所述隔离杆设置在输送带的上方并且位于输送带的中间,隔离杆底部设有隔离板,且隔离板与输送带分离,隔离板一端与第一输料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和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和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0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WIFI的公交站信息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