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煤矿巷道的破煤防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1662.5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4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兵;陈学胜;韩雪;段志浩;毕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5B3/08 | 分类号: | B05B3/08;B05B3/14;E2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煤矿 巷道 破煤防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巷道的破煤防突装置。
背景技术
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它是采掘工作面周围煤岩体快速破碎、伴随煤岩向巷道抛出或移动、并大量涌出瓦斯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会造成人员伤亡和井巷机电设备被毁,破坏矿井通风系统,甚至引起瓦斯爆炸和火灾事故。目前常用的防突装置存在打击效果低、占用掘进时间长、措施校检超标率高等缺点,这就造成煤巷掘进速度低、矿井采掘平衡严重失调,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高压水射流作为局部防突措施不但能够很好地适应于严重突出煤层的掘进消突,而且措施重复率低、执行时间短、掘进速度大幅度提高,同时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煤矿巷道的破煤防突装置,这种装置不但可以改变原来破煤防突装置中存在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可靠地控制喷嘴转动,使高压水摆动喷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要包括驱动装置I、传动装置I、进给装置、驱动装置II、传动装置II、旋转装置、支撑装置、机架和支架。驱动装置I主要由液压马达I组成;传动装置I包括齿轮I等;进给装置主要由齿条、支架等组成;驱动装置II主要由液压马达II组成;传动装置II主要由齿轮II等组成;旋转装置主要由套管齿轮、水管、喷嘴、管接头、轴承等组成;支撑装置主要由组合轴承、轴、轴套等组成;机架包括悬臂、液压马达I支撑板、组合轴承支撑板等;支架包括挡板、马达支撑板等。其特征在于液压马达I带动齿轮I转动,液压马达I安装于液压马达I支撑板上,液压马达I支撑板和悬臂焊接为一整体,齿条与齿轮I啮合,随着齿轮I进行直线进给,齿条与支架焊接为一整体,即支架和齿条同时进行直线运动,支架为多支架结构,连接在一起,可以延伸进给距离,为了支架能够进行准确的直线进给,本实用新型采用轴套定位的方式,支架安装于轴套上,轴套安装于轴上,其中轴安装于组合轴承上,组合轴承安装于机架上,支架沿轴套限定的方向直线进给,水管和喷嘴随支架直线进给,液压马达II安装于马达支撑板上,马达支撑板与挡板焊接为一体,液压马达II带动齿轮II转动,套管齿轮与齿轮II啮合,随着齿轮II转动,水管与套管齿轮安装为一体,随套管齿轮转动,水管的一端与管接头光滑连接,水管另一端安装有喷嘴,其中喷嘴与水管为过盈配合,喷嘴前孔为偏心孔,高压水通过管接头进入水管,通过喷嘴喷出,由于喷嘴前孔为偏心孔,高压水可摆动喷出,煤矿巷道的破煤防突装置既可实现水管的直线进给,又能实现喷嘴和水管的转动,还能使高压水摆动喷出,本发明结构精巧,可靠耐用,支架不仅具有一般市场上的伸缩功能,喷嘴还可以转动,喷嘴前孔为偏心孔使喷出高压水摆动喷出,从而达到破煤防突的目的,使用起来简单方便,适用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破煤防突等领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煤矿巷道破煤防突装置利用液压马达II带动齿轮II转动,液压马达II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电火花,不会引起瓦斯爆炸,齿轮II带动套管齿轮转动,水管随套管齿轮转动,水管一端装有喷嘴,喷嘴前孔为偏心孔,最终可实现喷嘴喷出高压水的摆动,液压马达I带动齿轮I转动,齿条与齿轮I啮合从而进行直线进给,即水管可进行直线进给,本发明结构精巧,可靠耐用,煤矿巷道的破煤防突装置不仅具有一般市场上支架的伸缩功能,而且水管还可以转动,喷嘴前孔为偏心孔,更增加了喷出摆动高压水的功能,使用起来简单方便,适用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破煤防突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应用于煤矿巷道的破煤防突装置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一种应用于煤矿巷道的破煤防突装置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一种应用于煤矿巷道的破煤防突装置运动部分结构轴侧图
图4是一种应用于煤矿巷道的破煤防突装置支架及内部结构后视图
图5是一种应用于煤矿巷道的破煤防突装置支架前端剖面视图
以上附图中:1、悬臂;2、组合轴承;3、轴;4、轴套;5、支架挡板;6、喷嘴;7、齿轮II;8、齿轮I;9、液压马达I;10、管接头;11、液压马达II;12、套管齿轮;13、水管;14、齿条;15、轴承;16、马达支撑板;17、液压马达I支撑板;18、组合轴承支撑板;19、喷嘴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未经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1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吸收塔的双旋净化装置
- 下一篇:高效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