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灯罩模具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2847.8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2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从贵;康冬平;杭霖生;陆继忠;王桂华;王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4014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灯罩 模具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灯罩模具冷却器,属于模具冷却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灯罩因为其不同的部位的功能不同,其不同位置的厚薄以及硬度的需求也都不相同,所以对于不同位置灯罩需要进行分段冷却,才能满足相关的材料性能需求,然而传统的模具冷却一般是模具整体冷却,或者后期采用逐层风冷的模式进行冷却,此种冷却方式的冷却分层较为不清晰,不同位置冷却后获得的材料性能也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车辆灯罩冷却无法实现精确可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灯罩模具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灯罩模具冷却器,包括导热内套和散热外套,其中散热外套包括若干直线阵列固定连接的排热环,所述排热环的直径沿轴线方向逐渐变小;在所述排热环内同轴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冷却液流动空腔,在所述排热环的内壁与冷却液流动空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镶嵌在排热环中,在所述排热环的径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冷却液流动空腔连通的进液接口和排液接口;所述导热内套的外壁为台阶状,导热内套的台阶状外壁与排热环阵列的各排热环内壁接触;所述导热内套的内部为灯罩模具阳模,所述导热内套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在所述导热内套内对应导热内套台阶面的位置还阵列镶嵌有若干隔热板,隔热板朝向导热内套的内部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导热材料为铜合金,所述隔热板采用陶瓷片制成,所述排热环采用聚甲醛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排热环阵列的轴向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压板,所述排热环阵列夹紧在两个压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压板之间通过螺钉组进行拉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排热环与导热内套之间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互相分层且之间热阻较大的排热环阵列,通过在排热环内通入不同温度的冷却液,实现了模具的分层冷却,同时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模具的连续性,通过了一个导热内套实现与灯罩注塑件的接触,在导热内套之间设置的隔热板保证了导热内套之间温度的分层,同时隔热板之间的导热内套的连接部分以及模具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散热外套的示意图;
图2是导热内套的示意图。
图中:1、排热环;2、冷却液流动空腔;3、导热环;4、压板;5、导热内套;6、隔热板;7、连接槽;8、进液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辆灯罩模具冷却器,包括导热内套和散热外套,其中散热外套包括若干直线阵列固定连接的排热环,所述排热环的直径沿轴线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排热环阵列的轴向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压板,所述排热环阵列夹紧在两个压板之间,所述压板之间通过螺钉组进行拉紧;在所述排热环内同轴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冷却液流动空腔,在所述排热环的内壁与冷却液流动空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镶嵌在排热环中,在所述排热环的径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冷却液流动空腔连通的进液接口和排液接口;所述导热内套的外壁为台阶状,导热内套的台阶状外壁与排热环阵列的各排热环内壁接触,所述排热环与导热内套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导热内套的内部为灯罩模具阳模,所述导热内套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在所述导热内套内对应导热内套台阶面的位置还阵列镶嵌有若干隔热板,隔热板朝向导热内套的内部延伸。
所述导热材料为铜合金,所述隔热板采用陶瓷片制成,所述排热环采用聚甲醛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互相分层且之间热阻较大的排热环阵列,通过在排热环内通入不同温度的冷却液,将低温由导热环传递给被隔热板分层的导热内套,并通过导热内套对模具进行冷却,从而实现了模具的分层冷却,同时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模具的连续性,通过了一个导热内套实现与灯罩注塑件的接触,在导热内套之间设置的隔热板保证了导热内套之间温度的分层,同时隔热板之间的导热内套的连接部分以及模具的连续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雨燕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2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双结构散热模式的汽车模具
- 下一篇:模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