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炉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4170.1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7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明 |
主分类号: | F24C3/14 | 分类号: | F24C3/14;F24C15/08;F24C1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炉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炉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户外炉具一般采用三个支撑腿的支撑结构,待加热物(如锅、水壶等)及炉头的重量均由三个支撑腿承受,需在相对较为水平的地形条件下使用,而且考虑到炉具的重量等因素,支撑腿的厚度等不宜过大,因而对支撑腿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相应地增大了炉具的制造成本。另外,户外炉具都要求占用空间较小,支撑腿一般是与炉头铰接连接的,在仅有三个支撑腿三足鼎立式的支持结构下,当其中一个支撑腿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如地形不平造成站立不稳、使用者不小心碰到支撑腿等)而相对于炉头发生转动时,易导致炉具及待加热物倾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户外炉具,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户外炉具,包括炉头、供气管及多个支撑腿,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具有位于其顶端的水平支撑台部,所述炉头座设于所述水平支撑台部上,所述支撑座底端与各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平齐。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支撑座为中空式结构;所述供气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穿设于所述支撑座侧壁上,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出口端,且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的内腔及所述水平支撑台部后连接于所述炉头底部。
作为实施例之一,于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支承部,上述底座支承部呈上宽下窄的锥台结构,所述水平支撑台部连接于所述底座支承部顶端。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支撑腿均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台部上,且转轴轴向均沿竖直方向。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炉头包括炉头本体及罩设于所述炉头本体上的第一承烧防风罩,所述第一承烧防风罩上镂空设有多个第一过火孔。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第一过火孔在所述第一承烧防风罩上呈蜂窝状结构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于所述第一承烧防风罩外还罩设有第二承烧防风罩,所述第二承烧防风罩上镂空设有多个第二过火孔;所述第一承烧防风罩和/或所述第二承烧防风罩可绕所述炉头本体的竖直中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承烧防风罩与所述第二承烧防风罩相对转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过火孔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过火孔相互交错或重合。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炉头还包括挡风罩,所述挡风罩呈顶端开口的环状结构并将所述炉头本体及所述第一承烧防风罩围护于内,所述挡风罩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炉头本体上或所述水平支撑台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水平的支撑台部承托炉头,与炉头的接触面积较大,承托结构的稳定性较高;相较于现有的炉头主要由各支撑腿支撑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支撑座与上述的各支撑腿配合,可有效提高本户外炉具的结构稳定性,可更加稳固地支撑待加热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炉具(省略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炉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明,未经张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4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锅水烧干燃气自动关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板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