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器及其电子膨胀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4248.X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0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骆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郭玮,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及其 电子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电子膨胀阀。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的制冷过负荷状态下可通过加大电子膨胀阀的流量提高过冷度和降低管温,使空调继续工作并保证良好的制冷效果,起到卸荷阀的作用。空调的制热化霜状态下可通过加大电子膨胀阀的流量达到提高化霜效果的作用。因此,空调的制冷过负荷状态与制热化霜状态都需要电子膨胀阀在特殊工作条件全开以提供超大流量,同时正常制冷制热时能够提供合适的流量,以保证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
但是,目前的电子膨胀阀的流量曲线往往随开度线性变化,且整条曲线斜率变化不大,在电子膨胀阀全开时电子膨胀阀仍存在明显的节流作用,使得阀全开不能作为一个全开阀体应用,对于一些特殊需求适应性较差。如果单纯加大电子膨胀阀口径则小流量需求条件下提供流量过大,难以满足要求。因此,目前的电子膨胀阀不能同时满足制冷过负荷状态与制热化霜状态所需的大流量和正常制冷制热时所需的合适流量,影响电子膨胀阀的使用性能,进而影响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电子膨胀阀不能同时满足制冷过负荷状态与制热化霜状态所需的大流量和正常制冷制热时所需的合适流量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制冷过负荷状态与制热化霜状态提供超大流量的制冷剂、在正常制冷制热时提供正常流量的制冷剂的电子膨胀阀。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
阀芯座,所述阀芯座具有腔室,所述阀芯座上还开设有阀口,所述阀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
阀针,设置于所述阀芯座的腔室中;所述阀针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阀针运动的调节部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阀口流量的节流部,所述调节部能够带动所述节流部在所述阀口中运动;
所述节流部呈圆台形设置,且所述节流部靠近所述调节部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节流部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部靠近所述调节部的一端的母线角度M1大于所述节流部远离所述调节部一端的母线角度M2,其中,所述母线角度指为圆台形的所述节流部的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
且所述母线角度M1为所述母线角度M2的1.05倍~1.2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部靠近所述调节部的一端的母线角度M1等于所述节流部远离所述调节部一端的母线角度M2,其中,所述母线角度指为圆台形的所述节流部的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部靠近所述调节部的一端的直径为L1,所述节流部沿轴向方向的高度G的范围为0.1L1~2.5L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部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的直径为L2,所述节流部靠近所述调节部的一端的母线角度M1为arctan[(L1-L2)/2G]。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节流部远离所述调节部一端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表面为弧形曲面或者所述缓冲部为锥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为锥体时,所述缓冲部的锥顶角m的范围为110°~1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部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的直径L2与所述缓冲部沿轴向方向的高度h1之间的比值的范围为0.24~0.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口的内表面包括第一锥形表面,所述第一锥形表面设置于所述阀口远离所述腔室的一端;
所述阀口靠近所述腔室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阀口远离所述腔室的一端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口还包括柱形表面,所述柱形表面与所述第一锥形表面靠近所述腔室的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口还包括第二锥形表面,所述第二锥形表面的一端与所述柱形表面远离所述第一锥形表面的一端连接;
且所述第二锥形表面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腔室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锥形表面的锥形角度n的范围为M1~60°;
所述第二锥形表面沿轴向方向的高度h2的范围为0.2mm~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形表面沿轴向方向的高度h的范围为1mm~5mm;
所述第一锥形表面的锥形角度d的范围为arctan[(m-n)/2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座在所述阀口处的一端还用于连接铜管;
所述阀口的柱形表面的直径D与所述阀芯座连接所述铜管一端的外径D1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3~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4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