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间孔神经根探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5605.4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肖爵贤;程祖珏;祝新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爵贤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间孔 神经 探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椎间孔神经根探子。
背景技术
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是由多种病因造成,如椎间突出、黄韧带钙化等。上述狭窄常好发于腰椎,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疼痛、麻木、行走困难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术中需使用枪状咬骨钳咬除狭窄的侧隐窝或椎间孔内钙化的黄韧带及增生的骨质或突入的髓核等组织。将上述组织彻底清除,解除侧隐窝及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压迫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临床上使用枪状咬骨钳及神经探子来完成上述操作,但有明显的缺点:枪状咬骨钳由椎板往狭窄侧隐窝及椎间孔方向咬除椎体骨质后,使用神经探子头端对侧隐窝及椎间孔进行探查,以便了解侧隐窝及椎间孔是否减压充分,但由于神经探子头端为直角弯曲,且直径过小、长度过短,不能完全探入椎间孔内进行探查,为此,侧隐窝及椎间孔内神经根减压是否充分,完全是由术者经验所决定,如侧隐窝及椎间孔减压不充分,则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但如术中如盲目咬除椎间孔骨质(特别是咬除多节段椎间孔)进行减压,则势必影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需加行钉棒内固定术,既使患者术后腰部活动受限,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如不行内固定术,则易使患者术后脊椎侧弯或后凸畸形等。因此,如有专门的器械,能够探查到如侧隐窝及椎间孔内已充分减压,则可避免由于过度咬除椎间孔骨质减压所带来的上述问题,但目前临床上尚无专门适用于能够深入侧隐窝及椎间孔内探查、明确神经根减压是否充分的手术器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深入侧隐窝及椎间孔内进行探查、明确神经根减压是否充分、结构简单的椎间孔神经根探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椎间孔神经根探子,包括圆形手持杆,特征是:圆形手持杆的左右两端为锥台形,在圆形手持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均为圆柱形的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在左连接杆的朝外端设有直径渐渐变小的左弧形探杆,在左弧形探杆的朝外端设有左球形探头,在右连接杆的朝外端设有直径渐渐变小的右弧形探杆,在右弧形探杆的朝外端设有右球形探头。
圆形手持杆的直径为4-6mm,长度为60-80mm。
左弧形探杆和右弧形探杆的弧度方向相反,左弧形探杆和右弧形探杆的弧度、长度及直径不相等,左弧形探杆的直径为2-4mm,长度为50-80mm,左弧形探杆与圆形手持杆形成的夹角为15-20度,右弧形探杆的直径为3-5mm,长度为60-90mm,右弧形探杆与圆形手持杆形成的夹角为20-30度。
左球形探头和右球形探头的直径不相等,左球形探头的直径为2-3mm,右球形探头的直径为3-4mm。
连为一体的圆形手持杆、左连接杆、左弧形探杆、左球形探头、右连接杆、右弧形探杆、右球形探头均为实芯,总长度为180mm-240mm。
本实用新型由连为一体的圆形手持杆、左连接杆、左弧形探杆、左球形探头、右连接杆、右弧形探杆、右球形探头组成,且左弧形探杆和右弧形探杆的弧度方向相反,左弧形探杆和右弧形探杆的弧度、长度及直径不相等,左弧形探杆顶端的左球形探头和右弧形探杆顶端的右球形探头的直径不相等。由于左弧形探杆和右弧形探杆的弧度、长度以及左球形探头和右球形探头的直径大小与椎间孔相适应,故该发明本实用新型可从椎管内对侧隐窝至整个椎间孔部位进行探查,以明确侧隐窝及椎间孔是否存有狭窄,减压是否充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操作方便,精准性强,不易误伤周围组织;
2.探明有无狭窄、减压是否充分,辅助手术方案设定,保证手术效果;
3.消毒方便;
4.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椎间孔神经根探子,包括圆形手持杆1,圆形手持杆1的左右两端为锥台形,在圆形手持杆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均为圆柱形的左连接杆2和右连接杆5,在左连接杆2的朝外端设有直径渐渐变小的左弧形探杆3,在左弧形探杆3的朝外端设有左球形探头4,在右连接杆5的朝外端设有直径渐渐变小的右弧形探杆6,在右弧形探杆6的朝外端设有右球形探头7。
圆形手持杆1的直径为6mm,长度为80mm。
左弧形探杆3和右弧形探杆6的弧度方向相反,左弧形探杆3的朝内端直径为4mm,朝外端直径为2mm,长度为60mm,左弧形探杆3与圆形手持杆1形成的夹角为15度;右弧形探杆6的朝内端直径为5mm,朝外端直径为3mm,长度为80mm,右弧形探杆6与圆形手持杆1形成的夹角为 2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爵贤,未经肖爵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5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固定污染源VOCs的在线监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阻燃电缆燃烧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