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浆液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6413.5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0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吴慧强;马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浆液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经纱上浆工艺用的浆液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纱(以下简称玻纤纱)作为玻璃纤维布经纱时,在织造成玻璃纤维布的过程中,与织机部件会存在多种摩擦,从而会容易发生玻纤纱破丝断裂异常,使织造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织造之前,一般都会对玻纤纱进行上浆处理,此处理有两方面要求:一是使玻纤纱中各单纤相互粘合成束,以防单纤松散、分离与缠结;二是在玻璃纤维表面形成强韧而柔软的浆膜,防止单纤在织造过程中断裂。上浆的主体是浆液,浆液需具有足够的粘附力和内聚力,以及柔韧性与弹性。常见用于玻璃纤维纱上浆的浆液有淀粉类、聚乙烯醇类、丙烯酸类等。制备淀粉类浆液和聚乙烯醇类浆液时一般需要加热至95℃以上,并搅拌、保温一段时间。两种浆液的制备工艺因为自身的特性不一样而有所不同,但是均需要高温环境促进其溶解,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如图1所示,是目前所使用的浆液制备装置,包括一桶体3,设有加热进汽管道9、保温用汽管道8和清洗用汽管道7,桶体3的底部连接输浆泵及电动机6,桶体3内设有搅拌器5,搅拌器5通过主动电机1和变速箱2带动转动,其中保温用汽管道上设有保温进气阀81,加热进汽管道9上设有加热进气阀91。
以聚乙烯醇作为浆料制备浆液为例,制备聚乙烯醇浆液的过程是:在桶体3内放入调浆需要用的30%-50%的纯水,主动电机1和变速箱2控制搅拌器5旋转,边加水,边倒入相应配比的聚乙烯醇。待体积达到规定体积的75%-85%后停止加水,开加热进气阀91,升温至60℃后,投入一些辅料(柔软剂或乳化油),然后再升温至63℃±1℃,开启保温进气阀81,保温溶胀15-30min后,继续升温至95-98℃,进行高温烧煮(根据各种结构的聚乙烯醇的絮状、片状、粉末状形态,确定不同的烧煮时间)待浆液均匀煮透,加入萘酚,定积、校正pH值、浆液粘度稳定后待用。
采用上述结构制备浆液,主要有以下两个不足之处:一是对蒸汽的洁净程度要求高,如果蒸汽不洁净会造成浆液被污染;二是由于蒸汽携带水分,会影响到桶体3内的浆液的浓度,降低浆液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浆液制备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能够提高浆液质量,确保浆液制备中,浆液的浓度、粘度、ph值和浆液温度符合工艺要求,使经纱上浆均匀,提高玻纤纱的织造质量,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玻璃纤维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浆液制备装置,包括一桶体,设有加热进汽管道、保温用汽管道和清洗用汽管道,桶体的底部连接输浆泵及电动机,桶体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桶体外部设有一隔热外罩体,所述隔热外罩体和所述桶体之间形成一隔层,加热进汽管道和保温用汽管道分别连接入所述隔层内。
其中,所述加热进汽管道上设有加热进气阀,所述保温用汽管道上设有保温进气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浆液制备装置,通过在桶体外设置一隔热外罩体,形成一隔层,并将加热进汽管道和保温用汽管道接入在隔层内而非桶体内,使通入的蒸汽不与桶体内的浆料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桶体的桶壁的热传导对桶内浆料进行间接加热升温,避免了因蒸汽不洁净造成浆料污染;也可以防止蒸汽携带的水分影响制得浆液的品质;增加了隔层结构,更大程度地避免了热损失,因此保温时间也更长了且更为节约能源。另外,由于对蒸汽的洁净程度要求降低,高温蒸汽可以采用回收其它制程段产生的高温蒸汽,进而可以节约成本也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的浆液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浆液制备装置的一个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的浆液制备装置,包括一桶体3,桶体3内连接清洗用汽管道7,桶体3的底部连接输浆泵及电动机6,桶体3内设有搅拌器5,搅拌器5通过主动电机1和变速箱2带动转动。桶体3的外部设有一隔热外罩体4,隔热外罩体4和桶体3之间形成一隔层34,加热进汽管道9和保温用汽管道8分别连接入隔层34内。其中加热进汽管道9上设有加热进气阀91,保温用汽管道8上设有保温进气阀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6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