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螺旋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9797.6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9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4 | 分类号: | B05B1/34;B01D53/78;B01D53/50;B01D53/8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12 | 代理人: | 孙淑荣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烟气 湿法 脱硫 螺旋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螺旋喷嘴。
背景技术
在化石燃料燃烧及工业生产时所排放的烟气中,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之一,为避免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污染,在烟气排出前,需要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湿法脱硫技术,在吸收塔内件中,喷嘴是最关键的设备,其功能是把循环浆液管及喷淋管中大量的NaOH浆液转化为细小液滴喷出,使其有足够的面积与烟气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有效的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通常情况下,用于200~300MW机组的脱硫喷嘴流量为60~80m3/h,用于600MW机组的一般>100m3/h。而现有国产喷嘴在0.05Mpa时,流量一般不超过100m3/h以上时,喷嘴的雾化粒径增大,较难满足湿法脱硫的工艺需求。而一种运行压力较小,喷雾覆盖面广,且液滴均匀性高的喷嘴可减少塔内布置的喷嘴数量,运行压力小,从而在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能耗的同时,提高脱硫效率。因此,对喷嘴的性能进行改善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螺旋喷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螺旋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喷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喷嘴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喷射口,喷嘴本体内部设置有螺旋状流道,螺旋状流道的入口在连接法兰所在一侧,螺旋状流道的出口在喷射口所在一侧,喷射口的内侧沿流体流出方向依次设置有喷射区段A和喷射区段B,喷射区段A和喷射区段B均为锥面结构,喷射区段A和喷射区段B通过圆角衔接,喷着区段A的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45°,喷射区段B的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10-15°。
所述的螺旋状流道的螺旋角为6-7°。所述的喷嘴本体的内壁上以及螺旋状流道的内壁上镀有金属镍。所述的喷射口的内壁的粗糙度不高于Ra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喷头本体的内部设置了螺旋状流道,并设计了与螺旋状流道匹配的喷射口,可有效降低喷嘴的运行压力,增大喷雾覆盖面积并改善液滴的均匀性。具体而言,由于在喷嘴内部设置了螺旋状流道,在外部压力作用下流体被压入喷嘴流道,在螺旋流道的引导下,流体沿螺旋状流道旋转推进,进而获得沿螺旋状流道的圆周速度,从螺旋状流道的出口流出后,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沿两个喷射区段散开,最终以伞型雾状喷射出去。本实用新型不仅喷雾效果好,而且喷射面积大,相同时间内喷射量远大于传统喷嘴,大幅度提升的喷射效率,利用旋流形成伞状喷雾的结构设计,不会出现由喷嘴堵塞造成雾状分布不均匀等现象,保证了烟气脱硫系统的连续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连接法兰,2-入口,3-螺旋状流道,4-出口,5-喷射口,6-喷射区段A,7-喷射区段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喷嘴本体,喷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1,喷嘴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喷射口5。
喷嘴本体内部设置有螺旋状流道3,螺旋状流道3的入口2在连接法兰1所在一侧,螺旋状流道3的出口4在喷射口5所在一侧,使用时,通过连接法兰1将本喷头连接在来液管上,流体从连接法兰1所在一侧进入喷头,经螺旋状流道3后由喷射口5喷出。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状流道3可有效降低运行喷头对流体的阻力,从而达到了降低设备运行压力的目的。
将螺旋状流道3直接加工在喷嘴的内部,与现有技术中的喷嘴相比,结构大为简化。由于本喷嘴属于异形件,螺旋状流道3难以通过常规的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在此建议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加工。
喷射口5的内侧沿流体流出方向依次设置有喷射区段A6和喷射区段B7,喷射区段A6和喷射区段B7均为锥面结构,喷射区段A6和喷射区段B7通过圆角衔接,喷着区段A6的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45°,喷射区段B7的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10-15°。两个喷射区段对螺旋状流道3中沿切向喷出的流体进行了两次导向和分散,从而保证了增大喷雾覆盖面积并改善液滴的均匀性。
所述的螺旋状流道3的螺旋角为6-7°,螺旋角过大,喷雾难以分散,螺旋角过小,则喷射阻力过大。
所述的喷嘴本体的内壁上以及螺旋状流道3的内壁上镀有金属镍,有效改善了与流体接触的表面的耐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9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字雾化喷头
- 下一篇:基于中介区域的分层异构LTE系统分数频率复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