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用棉花秸秆起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0930.X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2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国;任丽娜;王红梅;车海云;卫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庆国;任丽娜;王红梅 |
主分类号: | A01D1/00 | 分类号: | A01D1/00;A01D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0445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棉花 秸秆 起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工具,具体是一种农用棉花秸秆起拔器。
背景技术
棉花是常见的农耕物种,棉花采集之后,秸秆还是生长在土壤里,现有的拔棉花秸秆都是通过人工去拔,人手握住棉花秸秆往上拔的时候,就会触碰棉花秸秆的枝丫,有时会发生枝丫划破人手表皮的现象,而且长时间握住秸秆,就会对手心表皮造成一定的损伤,这种拔杆方式不仅对人体健康有损害,还费时费力,效益不高,而且,老死的棉花秸秆上会有残留的棉花朵,在拔秸秆时需要携带收集袋将残存的棉花朵采摘下来,携带工具的繁多跟棉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对于设计出一种省力、好用的,且本身携带棉花收集盒的秸秆起拔器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棉花秸秆起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用棉花秸秆起拔器,包括翘杆和棉花收集盒;所述翘杆设置有手压杆、橡胶套、 V型刀片、转轴、杆套、撑地杆和底脚;所述手压杆设置在翘杆的右端,且其与翘杆垂直接触;所述V型刀片设置在翘杆左端,且其与翘杆外壁垂直接触;所述转轴设置在翘杆内部中间位置处,且其与翘杆垂直接触;所述杆套与转轴四周表面接触,且其与转轴中心轴线重合;所述撑地杆上端垂直接触到杆套;所述底脚设置在撑地杆下端,且其与撑地杆下端垂直接触;所述棉花收集盒设置有连接杆套、连接杆、横杆、抽屉、手机放置盒和屉扣;所述连接杆套设置在手压杆左侧,且其与翘杆四周表面接触,连接杆套与翘杆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连接杆上端垂直接触到连接杆套;所述横杆左端与棉花收集盒左壁垂直接触,右端与棉花收集盒右壁垂直接触,且其中心位置处与连接杆下端垂直接触;所述抽屉设置在棉花收集内部,且其与棉花收集盒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屉扣设置在抽屉右侧,且其与抽屉右壁外表面垂直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套与手压杆四周表面接触,且其与手压杆中心轴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机放置盒设置在抽屉左端,且其与抽屉左壁内表面垂直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套便于使用手压杆向下压动翘杆右端;V型刀片用于卡主棉花秸秆根部;杆套用于撑地杆自由转动;撑地杆转动到与翘杆垂直接触时,底脚用于使撑地杆下端稳定直立在地面上,向下压动手压杆,手压杆从而带动翘杆左端向上移动,翘杆在撑地杆的作用下做杠杆运动,从而使翘杆右端带动V型刀片向上运动,从而使V型刀片卡主的棉花秸秆从地里拔出;连接杆套用于使棉花收集盒一直处于竖直状态;连接杆和横杆用于将棉花收集盒连接到翘杆;手机放置盒便于棉农携带手机;屉扣用于向右拉出抽屉,便于抽屉内装的棉花倒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好,实用性强,充分展现了现代化工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农用棉花秸秆起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农用棉花秸秆起拔器中翘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农用棉花秸秆起拔器中棉花收集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翘杆,2-手压杆,3-橡胶套,4-V型刀片,5-转轴,6-杆套,7-撑地杆,8- 底脚,9-棉花收集盒,10-连接杆套,11-连接杆,12-横杆,13-抽屉,14-手机放置盒, 15-屉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庆国;任丽娜;王红梅,未经孟庆国;任丽娜;王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0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