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和传输转鼓温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1841.7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4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龙眼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18 | 分类号: | G01K7/18;G01K7/02;H04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1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传输 温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鼓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检测和传输转鼓温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转鼓烘料中,对于过程温度的记录采用的是双金属机械式的温度表或者双金属热电偶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至软件上,并使用人工抄写记录数据的方式。由于无线传输的方式稳定性差以及人工记录的数据的方式,往往会导致数据误差大和准确性低,并且难以对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处理。为此,需要一种能通过有线数据传输的方式将转鼓内检测到数据传输出去,并能对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分析,准确性高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和传输转鼓温度的装置及工作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和传输转鼓温度的装置,包括有转鼓转轴、检测单元、数据处理器,还包括有过孔式导电滑环,其中,该过孔式导电滑环分为两层,外层面为固定表层,内层为转动表层,所述固定表层与转动表层之间通过金属摩擦接触,所述转动表层套于转鼓转轴上且该转动表层随转鼓转轴共同旋转;所述固定表层上成形有U形定位耳,所述U形定位耳与转鼓内预设的固定支座相配合连接;所述检测单元与转动表层相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安装于转鼓内,所述数据处理器与固定表层相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检测单元为PT100热电阻温度探头。
进一步,所述检测单元为K型热电偶。
进一步,所述数据处理器为PLC。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将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数据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过孔式导电滑环的桥接作用,将电信号通过固定表层传输到数据处理器中,从而通过有线传输的方式,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且通过数据处理器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和传输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和传输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孔式导电滑环的结构主意图。
其中,1-转鼓转轴,11-固定支座,2-检测单元,3-数据处理器,4-过孔式导电滑环,41-固定表层,42-转动表层,43-定位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检测和传输转鼓温度的装置,包括有转鼓转轴1、检测单元2、数据处理器3、过孔式导电滑环4,其中,检测单元2为PT100热电阻温度探头或K型热电偶,数据处理器3为PLC;过孔式导电滑环4分为两层,外层面为固定表层41,内层为转动表层42,所述固定表层41与转动表层42之间通过金属摩擦接触,转动表层42套于转鼓转轴1上且转动表层42随转鼓转轴1共同旋转,转鼓转轴1转动作为过孔式导电滑环4转动的动能;固定表层41上成形有U形定位耳43,该U形定位耳43与转鼓内部预设的固定支座11之间采用螺钉卡位活动的固定连接方式,防止转鼓热胀冷缩时转鼓与固定支架发生不同步的位移造成过孔式导电滑环4外层与内层偏移影响传输;检测单元2与转动表层42相电连接且该检测单元2安装于转鼓内,通过检测单元2检测转鼓内的温度数值且将温度数值转换成电阻信号传输到转动表层42;数据处理器3与固定表层41相电连接,通过数据处理器3接受由固定表层41传输过来的电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上述装置的工作方式,包括有以下几个步骤:
S1.启动转鼓机,转鼓转轴1转动并带动过孔式导电滑环4的转动表层42转动;
S2.所述检测单元2检测转鼓机内温度;
S3.所述检测单元2将检测温度数值转换成电阻信号,并由检测单元2将电阻信号传输至过孔式导电滑环4的转动表层42;
S4.所述过孔式导电滑环4的转动表层42将电阻信号传输至固定表层41;
S5.所述固定表层41将电阻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器3;
S6.所述数据处理器3对电阻信号进行分析,并将电阻信号转换成相对应温度数值记录及显示。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龙眼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龙眼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1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