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调光膜的智能调光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3111.0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4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克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成达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调光 智能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调光膜的智能调光灯电路。
背景技术
基于调光膜的调光灯电路,在一些性能上优于直接调节光源照度的电路。业内主要是用较为简单的硬件电路实现,存在功能单一,效果一般,不便于智能调节、不够节能、不能进行通信和远程控制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调光膜的智能调光灯电路,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调光膜的智能调光灯电路,它包括:
光源、光源驱动电源,该光源驱动电源连接光源,用于给光源提供电能,该光源驱动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有一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用于控制光源驱动电源输出的通断;
调光膜、调光膜驱动电源,该调光膜驱动电源连接调光膜,用于给调光膜提供电能,该调光膜驱动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可控硅,该可控硅用于调节调光膜的工作电压;
微控制器、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该第一光传感器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并用于感应昼夜之分,该第二光传感器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并用于感应其所处环境的实时光线照度;及
触发开关,该触发开关连接在可控硅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之间并用于调节可控硅导通角。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连接微控制,用于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信号放大模块,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经连接该信号放大模块后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调光膜驱动电源由市电经连接一变压器进行降压处理后产生。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包括光敏电阻。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设有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二光传感器,通过第一光传感器感应昼夜之分并将其实时感应的光线照度信息反馈给微控制器,通过第二光传感器感应环境周围的实时光线照度并将其感应的光线照度信息反馈给微控制器,当微控制器通过第一光传感器反馈的光线照度信息得知夜晚降临,则输出控制电子开关打开,光源驱动电源输出端导通,光源打开,调光膜驱动电源同时导通,调光膜开始工作,微控制器进而实时判断第二光传感器反馈的光线照度信息并根据该光线照度信息输出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控制调光膜的透光率,达到根据光源周围环境光线照度的不同进行自动调光的目的,当白昼来临,则微控制器输出控制光源和调光膜停止工作,这种昼夜自动灭、亮光源并根据周围环境光照度实时调光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其工作的智能性和节能性。
2、采用微控制器进行光源调光控制,便于调光灯控制功能的拓展和多样化智能化。
3、设有用于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的通信模块,便于调光灯电路的远程控制、在线程序优化升级。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调光膜的智能调光灯电路结构紧凑、工作性能稳定、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调光膜的智能调光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基于调光膜的智能调光灯电路,它包括:
光源、光源驱动电源1,该光源驱动电源1连接光源,用于给光源提供电能,该光源驱动电源1的输出端连接有一电子开关11,该电子开关11用于控制光源驱动电源1输出的通断;
调光膜、调光膜驱动电源2,该调光膜驱动电源2连接调光膜,用于给调光膜提供电能,该调光膜驱动电源2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可控硅21,该可控硅21用于调节调光膜的工作电压;
微控制器3、第一光传感器4、第二光传感器5,该第一光传感器4连接微控制器3的输入端并用于感应昼夜之分,该第二光传感器5连接微控制3器的输入端并用于感应其所处环境的实时光线照度;及
触发开关6,该触发开关6连接在可控硅21与微控制器3的输出端之间并用于调节可控硅21导通角。
优选地,还包括通信模块7,该通信模块7连接微控制3,用于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便于调光灯电路的远程控制、程序在线优化升级。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信号放大模块8,所述第二光传感器5经连接该信号放大模块8后连接微控制器3的输入端,使第二光传感器5的输出信号与微控制器3的允许输入信号电压范围匹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驱动电源1采用开关电源。所述调光膜驱动电源2由市电经连接一变压器进行降压处理后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成达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成达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3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机床尾座固定的轴向超声振动钻削装置
- 下一篇:可防尘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