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LED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4059.0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1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谢青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9/00;F21V29/67;F21V29/77;F21V29/89;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王宇聪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led 大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LED大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大灯有卤素大灯、疝气大灯逐步转向了LED大灯,充分体现出LED大灯体积小、造型美观等优势,但是LED大灯本身对散热需求比较严格,如果散热不好会造成LED的衰减从而影响LED的寿命。目前市面上的LED大灯大多采用风扇式主动散热以及散热鳍片的被动式散热。其中,风扇式散热的散热效果好,可做较大功率,但是灯具的寿命受限于风扇,一旦风扇出问题,会导致LED灯珠烧坏;而鳍片式散热的散热稳定性好,但在汽车大灯领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做更大的散热鳍片,所以LED大灯的功率不能进一步做大。两种散热方式各自都存在有不可避免的缺点,阻碍着LED大灯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LED大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应用于汽车的LED大灯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LED大灯,包括灯柱、LED模组、若干散热鳍片和散热风扇,所述LED模组安装于灯柱上,各所述散热鳍片设于所述灯柱的一端且各所述散热鳍片围设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汽车LED大灯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固定件和若干散热带,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灯柱的外周,各所述散热带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且各所述散热带呈环形放射状分布。
优选地,各所述散热带为金属编织带或者金属片。
优选地,各所述散热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或者各所述散热带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座和固定盖,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固定连接且各所述散热带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之间;所述固定盖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连通的避空孔,所述灯柱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灯柱穿过所述避空孔和所述螺纹孔且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各所述散热带通过铆接、焊接或者紧固件锁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固定盖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位置对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嵌装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汽车LED大灯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灯柱穿设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支架压紧所述固定盖以使所述固定座抵接在所述散热鳍片上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灯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各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灯柱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灯柱的侧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灯槽,所述灯柱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灯槽连通的端面孔,所述LED模组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的LED灯珠和控光模块,所述基板于所述端面孔插入所述灯槽内并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灯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汽车LED大灯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封盖于所述端面孔外并与所述灯柱固定连接,所述下盖封盖于所述安装腔外并通过第三紧固件与所述散热鳍片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LED大灯,通过散热模块的设置,用于增强散热能力,各散热带采用环形放射状分布的方式固定在固定件上,即平面设计的方式让散热带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广,如此,使得散热面积最大化,空气对流速度更快,加速散热。即使散热风扇出现故障无法工作,在散热模块的作用下对LED模组进行散热,确保LED模组正常工作。同时,使得汽车LED大灯的功率设计不受限于散热鳍片结构的大小,依然可以保证汽车LED大灯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按实际需求使用不同数量的散热带组合成多种散热模块结构,不但散热效果极佳,而且使用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LED大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LED大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LED大灯的散热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LED大灯的散热模块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紧固件2—第二紧固件3—第三紧固件
10—灯柱 11—外螺纹 12—灯槽
13—端面孔 14—插接轴 20—LED模组
21—基板 22—LED灯珠23—控光模块
30—散热鳍片 40—散热风扇 50—散热模块
51—固定件 52—散热带 60—安装支架
61—安装孔 70—上盖 80—下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4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料的粉碎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硬质合金粉料的磨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