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轮积灰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4990.9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常永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08B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申超平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维护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叶轮积灰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中,一些输送含尘气体(如转炉煤气)的风机,叶轮在长时间运行中会形成厚重的顽固的积灰层,这种积灰一直是影响风机叶轮整体动平衡的重要因素。当积灰层在外力或者重力的作用下,部分积灰脱落,叶轮的动平衡即遭破坏,由于叶轮的动平衡被破坏就会引起风机的振动,当振动过大不满足设备的运行要求时就必须停机检修。检修过程中,对于这类叶轮需要彻底清除积灰,然后重新校正叶轮的动平衡,当平衡满足要求后叶轮才能重新使用恢复生产。
一般的清除积灰的方法是人工使用高压水枪冲刷叶轮,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十分顽固的积灰作用不大,而且清灰效果不均匀从而影响校正叶轮动平衡的效果。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喷砂工艺清除积灰,虽然效果良好,但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灰效果均匀彻底、使用方便的叶轮积灰清除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叶轮积灰清除装置,其包括容置叶轮的蒸箱、密封叶轮轴孔的密封夹板和蒸箱内设置的叶轮支座;蒸箱包括箱体和箱盖,并设有水蒸气管和压缩空气管连通蒸箱内腔。
进一步的,密封夹板包括密封于叶轮轴孔两端的盖板和穿过叶轮轴孔连接盖板的拉杆。
进一步的,叶轮支座包括竖直设置于箱体内的圆管,支撑叶轮进口端的圆管直径大于叶轮进口端直径;水蒸气管和压缩空气管连通圆管内,圆管管壁上设有散发气体的开口。
进一步的,两个开口对称设置于圆管管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使叶轮支座旋转的旋转装置。
进一步的,旋转装置位于蒸箱外,通过传动轴与叶轮支座连接;或者旋转装置位于蒸箱内,旋转装置与叶轮支座连接,且表面设有密封防腐层。
进一步的,蒸箱为圆柱形,水蒸气管和压缩空气管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相切于箱体圆周。
进一步的,蒸箱和叶轮支架由防腐材料制作或表面设有防腐涂层。
进一步的,蒸箱还设置有保温层和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压力表、温湿度计和排水管。箱体和箱盖为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蒸箱制造了一个潮湿含氧的空间,利用铁锈松散易脱落的特性,人为的控制叶轮表面发生锈蚀,使铁锈将积灰层与叶轮表面分离,除灰效果均匀,可快速清除叶轮表面积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积灰清除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积灰清除装置的密封夹板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积灰清除装置的叶轮表面锈蚀的示意图。
图中:1-箱盖、2-箱体、21-叶轮支座、3-叶轮、31-叶轮进口端、4-压力表、41-温湿度计、5-水蒸气管、6-压缩空气管、7-排水管、8-盖板、81-拉杆、9-叶轮表面、91-铁锈、92-积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叶轮积灰清除装置,其包括容置叶轮3的蒸箱、密封叶轮3轴孔的密封夹板和蒸箱内设置的叶轮3支座;蒸箱包括箱体2和箱盖1,并设有水蒸气管5和压缩空气管6连通蒸箱内腔。
实施中,长方形的蒸箱,顶面为密封可开启的箱盖1,箱体2的侧壁上焊接有通入水蒸气的水蒸气管5和通入压缩空气或氧气的压缩空气管6。蒸箱的底部焊接有支撑叶轮3的叶轮支座21,叶轮支座21与叶轮3在保证支撑稳固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接触面积,使叶轮表面9尽可能完全的与水蒸气和压缩空气接触,叶轮支座21还应使距箱体2底部有一定的高度,防止水蒸汽冷凝后箱体2底部的积水将叶轮3浸泡,使叶轮3锈蚀不均匀。通过蒸箱制造了一个潮湿含氧的空间,利用铁锈松散易脱落的特性,人为的控制叶轮表面发生锈蚀,使铁锈将积灰层与叶轮表面分离,除灰效果均匀,可快速清除叶轮表面积灰的效果。
如图3-4所示,进一步的,密封夹板包括密封于叶轮3轴孔两端的盖板8和穿过叶轮3轴孔连接盖板8的拉杆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4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时程分析地震动备选库建立方法
- 下一篇:大型储油罐激光自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