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杆防误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5070.9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豪;宋晓凯;张申;郭建宇;林烽;刘洋;耿翠英;娄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7C9/00;E04H12/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杆防误 操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杆操作与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杆防误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的高速发展,城市工业和居民用电量迅速增长,传统的支承体已不能满足电力建设的需求,尤其在城市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中,土地紧缺,通道狭窄,角钢塔及混凝土电杆占地大,维护困难,不美观,而埋地电缆又造价昂贵。于是单柱钢管杆被广泛的应用到城市的电网建设和改造。除此之外,在城市的照明高杆支架、广播通讯天线桅杆和大型广告牌支架等构筑物中,也广泛地使用单柱钢管杆;但钢管杆横担往往没有有效的预防误操作措施,或是只是一些简单的格挡防护,这就造成了管理上的紊乱,也存在安全隐患,危及人身安全。
申请号为201020155004.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管杆防攀爬网结构,它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水平框架和立面框架,水平框架上连接有水平防护网,立面框架上连接有立面防护网,水平防护网上开设有带锁的翻盖门;水平框架与支架连接,支架与钢管杆连接或支架抱箍钢管杆。防攀爬网直接安装在钢管杆杆身上,不用增加占地面积,投资少,加工、安装方便,可用于已经运行使用或新建的输电线路钢管杆、通讯杆上,具有阻吓和保护作用。
申请号为200920241751.7的专利涉及一种用于电力钢管杆上的防攀爬装置,它包括至少两个半径稍大于钢管杆的套环单元、安装在套环单元两端的连接端子,相邻两套环单元通过连接端子处的连接形成一套接在钢管杆外周的套环,在每个所述的套环单元外侧间隔固定有多个棘爪,且所述的棘爪沿套环单元径向方向延伸。当施工完毕,在距离地面2~3米的钢管杆上安装该防攀爬装置,从而将高于攀爬装置上方的钢管杆隔断,从而孩童在玩耍时,无法进一步爬到电力杆上方, 因此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杆防误操作装置,通过电子密码的防护措施,起到有效的保护功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杆防误操作装置,包括监控装置和闭锁装置,所述监控装置设置于钢管杆上,所述闭锁装置设置与钢管杆爬梯入口端,所述监控装置与所述闭锁装置均与电网中央控制室远程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包括高清探头、数据采集卡和数据寄存器,所述高清探头包括红外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闭锁装置包括控制芯片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显示单元、输入单元、报警单元和开锁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为嵌入式单片机,所述嵌入式单片机连接时钟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单元包括LCD显示器,所述LCD显示器包括液晶芯片,所述液晶芯片与所述控制芯片采用总线连接或模拟口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单元包括矩阵式键盘及其连接的外设端口,所述外设端口通过I/O总线连接编码器。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扬声器、电子故障检测器和远程传输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开锁单元包括电磁阀与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依靠监控和闭锁相结合,来实现防误操作。一方面,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将监控装置与安防报警集为一体,监控装置采集的信息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卡,通过缓存器与远程网络,与电网中控室的网络数据库连接,形成云监控报警网络,可以利用钢管杆分布密集的特点,依靠较为强大的远控计算机服务器,实现各监控点之间的网络互联,构件一体式的监控预警平台,另一方面,闭锁装置设置于爬梯围栏的入口处,可以直接实现对钢管杆攀爬装置的控制,依靠电子技术,利用键盘或外接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通过控制电磁开关的闭合,防止工作人员以外的人,进入攀爬区域并使用爬梯工具,当维修工作人员输入正确的工作密码,才可以打开锁;当非工作人员输入错误密码,则进行提示,输入错误密码达到一定次数,即发出报警信号,并将电子锁锁死,等待一定时间后或由解码器输入授权密码方可进行再次开锁,实现电子安全防护的作用,起到综合性的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5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密码锁
- 下一篇:组合型悬挂勾扣(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