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型园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5538.4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5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冯慧敏;李洛焱;黄亚娟;邱璞;尤为;曲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5/00;E01C11/2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型园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型园路。
背景技术
目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建筑的密度增加、不透水铺装面积扩大以及城市绿地面积紧缩致使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严重受阻,而城市绿地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着城市的水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对现有景观绿地加以改造,减少对城市用水的消耗。同时,优先考虑把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自然生态性绿地,由此,对现有绿地的构架及模式的研究及提升势在必行。
景观园路,顾名思义就是在景观绿地中的游园路。它存在着以下的特点:1、它是构成景观绿地的骨架及核心之一,无论景观绿地的规模大小,都需要建设园区的游园路网;2、它的道路等级比较低、主要供游客游览公园使用,以步行为主;3、它对结构强度的要求相对于公路及市政道路而言较低;4、它所产生的污染比较小,不会像行驶机动车道路一样,产生大量的重金属、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质。
现阶段,在构建城市景观的过程中,一般常用的铺装材料为花岗岩,这样铺装的园路透水效果差,不能改善城市绿地的蓄水、渗水的作用;因此寻找更有效、更便于操作及经济实惠的处理方式,才能切实有效的将海绵城市融入到城市的每一块绿地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海绵型园路,用来解决现有大多数园路不能够储存雨水,造成雨水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绵型园路,包括道路面层和道路两侧的种植区,所述道路面层包括若干透水砖,所述道路面层由透水砖平铺而成,所述道路面层下表面设有黏合层,所述黏合层下表面设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下方碎石储水层,所述碎石储水层外围设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下方为素土夯实层,所述透水土工布的两个边缘在黏合层与透水混凝土层之间,所述碎石储水层的两个侧壁上方连接有若干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自由端连接有市政排水管道,所述所有溢流管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同侧相邻的两个溢流管的间距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在下雨天的时候,雨水会穿过道路面层、黏合层和透水混凝土层,而透水土工布下方为素土夯实层,雨水比较难渗透进去,因此雨水被储存在碎石储水层中,当雨水过多的时候,会通过溢流管流出流到市政排水管道上,然后流出;当天气干旱的时候,储存的雨水,会通过透水土工布过滤后逐步渗透到土壤中,透水土工布会使含水量高的一侧往含水量低的一侧移动,被植被利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对雨水进行储存,并对储存的雨水进行利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种植区内设有检查井,这样的设计,能够对储水情况进行查看。
进一步限定,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为C20透水混凝土层,这样的设计,透水混凝土层的透水效果更好,在下雨天的时候,能够将更多的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层储存在碎石储水层中。
进一步限定,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尺寸为150mm~200mm,这样的设计,透水混凝土层的透水效果较好,且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重力,不容易造成道路损坏。
进一步限定,所述碎石储水层的厚度尺寸为800mm~1000mm,这样的设计,能够满足大多数城市下雨时,对雨水的储存。
进一步限定,所述碎石储水层宽度尺寸比透水混凝土层的宽度尺寸宽600mm~1000mm、且透水混凝土层位于碎石储水层的中央,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碎石储水层(5)更好的接收并储存雨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型园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道路面层1、种植区2、黏合层3、透水混凝土层4、碎石储水层5、透水土工布6、溢流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5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学器件的壳体和声学器件
- 下一篇:一种音圈及扬声器单体